一年级经典诵读安排计划.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年级经典诵读安排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弟子规》是一部浓缩的教育史,集中国文化之大成。我们常常为语文教学的单薄而苦思,寻求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见识厚重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做一个文化人,而今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载体的校本课研,也是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为孩子们打下做人的底子,使他们的知识底蕴厚重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二、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学生熟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医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诵读计划 三月:阅读《孔子讲学》——《陶母封鲊》 诵读内容: 第一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周: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第三周: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第四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四月:阅读《司马光改错》——《晏婴的车夫》 诵读内容: 第一周: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赠我,孝方贤。 第二周: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第三周: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第四周: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五月:阅读《张良的兵书》——《生活简朴的尧》 诵读内容: 第一周: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第二周: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第三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第四周: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六月:阅读《张飞之死》——《宋濂借书》 诵读内容: 第一周: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第二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第三周: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第四周: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五、具体措施 1、利用室内外空间为学生创设文字环境,让学生时时感到文字环境是周围环境中的一部分。出示本周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的汉字,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在语言活动区墙壁贴上“《弟子规》天天诵”,让学生身处《弟子规》的意境中,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随时处在一种《弟子规》和文字相互作用的环境中,自然获得《弟子规》阅读的兴趣和技能。 2、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背诵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管理方法,背诵可以定心养性,培养学生的专注神情。有时让学生用手指着书上的内容默读、默背,背不出来再看书,自己找难点,反复默背,培养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集体背、同座位对背、接龙背、拍着手背、比赛抽背、见缝插针地背……背诵要动嘴,纠正了发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背诵要用耳朵听,提高了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开发了左右脑的潜能。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最重要而特别要注意的教学观念是:只须多念熟背,不须着意讲解。期待儿童多读即自会多解,或十年二十年之后再了解不迟(苏东坡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