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纺织品贸易
中美纺织品贸易
编者按:11月8日,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尘埃落定,并签署了《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总体来说,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虽然它不尽如人意。加入WTO,在分享自由经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求我们遵循某种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利用规则谋取自身应得的利益。设限也是一种游戏规则,既然已经答应了,就要按照规则行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欧美针对我国纺织品采取的设限行为无可厚非。只是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我们的企业需要更快地成熟起来。
点评中美纺织品贸易
七轮艰苦谈判,终于达成协议
经过七轮艰苦的磋商,中美两国政府就纺织品问题最终达成协议,并于8日在伦敦签署《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
根据商务部网站的消息,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中美纺织品协议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
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包括11个类别服装产品和10个类别纺织产品,其中16个类别为2005年一体化产品,5个类别为2002年以前一体化产品;
协议产品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有关产品美国从中国的实际进口量,2007年和2008年基数均为上一年度全年协议量;
协议产品2006年增长率为10%至15%,2007年增长率为12.5%至16%,2008年增长率在15%至17%;
对协议外产品,美方将克制使用242段条款。美国对协议签署日之前因242段条款设限个案造成的卡关货物立即放行,不计入协议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的书面声明指出,“纺织品问题的解决符合中美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平稳发展”。商务部网站的消息还指出,“《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
此前,中美多轮谈判分歧主要集中在设限期限、设限种类、设限基数、设限增长率四个方面。有专家称“总体上是一个‘好’协议”。
——协议覆盖范围。6月份达成的中欧纺织品备忘录,覆盖面局限于10类产品。在中美谈判中,美方此前要求协议覆盖超过30种产品,甚至有美国内纺织团体要求协议覆盖所有类别的纺织品。最后协议规定,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总体而言更接近中方立场。
——设限基数。此前美方要求以2004年我国对美出口量为基数。在最终协议中,协议产品2006年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美从我国的实际进口量,更接近我国的原则立场。2004年纺织品贸易配额尚未完全取消,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量低于正常出口环境中的出口量,以2004年为基数对我国不公平。
——增长率。美方在谈判初期曾要求,把我国所有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长率均限制为7.5%;我国则要求增长率远高于7.5%。最终协议规定的增长率,也更符合我国利益。
——时间跨度。美方要求至2008年末结束,我国起初要求同中欧纺织品协议一样至2007年末结束。时间跨度上,我国向美方作了妥协。但谈判本来就是妥协的艺术,在时间跨度上的妥协赢得了其它方面的利益
此外,同中欧协议一样,美方承诺,对协议外产品“克制使用242条款”;美对协议签署日之前因设限造成的卡关货物立即放行,不计入协议量,这也同中欧解决纺织品压港危机的协议一样,对中国有利。
业内有关人士从量化的角度对达成的中美纺织品协议进行分析,认为协议所覆盖的品种约占我对美纺织出口的45%。也就是说,在2006~2008年,我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将有45%以上是需要配额的。保守估计实际出口额至少在70亿美元以上。
协议最终签订,虽然没有达到企业的期望值,但同时也使众多企业喜出望外,因为出口环境的明朗化,使企业可以放手接单了,这对众多出口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政治“催化”协议达成
配额取消后,美国继续对进口中国的纺织品进行配额限制,其中涉及了复杂的政治因素;而此次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最终“双赢”收场,其中亦不乏政治的“催化”作用。国家层面、行业层面的外交活动,在解决贸易争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数月以来,中国在能源出击和纺织品贸易争端中取得的几次标志性的成果,均与外交进程有着惊人的同步性:7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阿斯塔纳上合峰会后,中石油随即在8月启动了对哈萨克石油的收购;9月的胡主席北美之行的次月,加拿大的卡尔加里法院对此案一锤定音;10月底的中俄首脑会晤,则确认了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的最后走向。同样,在欧盟轮值国英国首相来华访问的最后一刻,中欧纺织品谈判急转直上,达成协议;而中美纺织品谈判在离布什访华还有10天的时候,便胜利收摊。
11月8日至17日,中国国家主席对英国、德国、西班牙和韩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18日至19日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APEC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