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主席学习战略性战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毛主席学习战略性战术

向毛主席学习战略性战术 战略战术的民族性 2008年12月17日,手无寸铁的中国轮船“振华4号”在亚丁湾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最终在马来西亚直升机的援助下,靠自制燃烧弹和高压水龙逼退了手持火箭筒、冲锋枪的索马里海盗。 2008年12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中国特色’击退海盗”一文,提出了击退海盗显示中国民族性的观点。 “这一批从来没有摸过枪的船员,面对荷枪实弹的海盗,却依然针锋相对,这种价值观和很多国家大不一样。那些手无寸铁的商用民用船只,在面对海盗时,只能放弃抵抗,等待救赎,这其中并不涉及国家尊严。但中国船员的集体意识、对国家资产的保护意识,让他们绝不束手就擒。所采用的战术很有些中国课本中常提到的‘地道战’、‘游击战’的踪影。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对战争却一点也不陌生。如今船员以自制武器与海盗周旋,酒瓶、水杯、饭碗都成了武器。” “原始简陋,却可能发挥最基本的作用,甲板上到处都是的玻璃碎片令光脚的海盗寸步难行。中国有民谚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形容没有牵挂、没有顾虑的人比那些有所牵挂、有所顾虑的人要占有心理上的优势。这批光脚的海盗之前屡试不爽。这次在中国船员面前却折戟沉沙,‘光脚的’狼狈不已,在玻璃碎片面前请求船员提供鞋子,才能离开甲板。国际海事局打击海盗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后来对记者说,‘实际上我非常惊讶于船员如何想到要阻止海盗。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但他们确实成功了。’海盗的无奈,其实彰显了对中国船员不怕死的震惊。” 中国船员的做法,或许让西方人很难理解。但中国人却觉得很正常。其实,在营销领域,像这种“手无寸铁”却击败“荷枪实弹”的事例还少吗? 正像《联合早报》所提出的那样,中国营销竞争也显示出了超强的民族性。一些在西方企业眼里“不该活”的企业,靠“不可理喻”的竞争策略发展起来了。在一些跨国公司眼里,对中国企业的竞争策略有种无奈的心理:既“看不起”,又“无可奈何”。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人基本上都接受过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的洗礼。《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对中国人的影响深入骨髓。因此,中国企业从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中汲取的养分,可能要多于西方营销学。 毛泽东也是把中国的社会环境分析得最透彻的人,迄今为止的西方营销环境分析框架,不可能像毛泽东的分析思维那样抓住中国社会环境的精髓。《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的思维方式超越了西方营销学环境分析框架。因此,了解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对于中国企业非常重要。 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弱者如何“以小搏大”。战略的基本形式有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毛泽东把游击战和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毛泽东是第一个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的军事家。毛泽东“以小搏大”的战略战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星火燎原”战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一篇伟大的著作。“星火”说明自身力量的弱小,“燎原”说明自身命运的改变。可以说“星火燎原”是弱势者改变命运的基本思维。 什么是星火燎原?用毛泽东的话表述,就是“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具体做法就是建立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取得绝对控制地位,然后迅速在其他区域复制,形成燎原之势。 即使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毛泽东仍然看到了“星火燎原”的价值。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第二,战略性机动。 红军在兵力、武器上处于绝对弱势,弱势方必须把力量发挥至极致才能战胜对手。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中,有很多极富辩证思维的亮点,如“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对敌人”,“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军以分散为原则”,“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对敌人”。 毛泽东为什么反复谈到分兵与集中?分兵是为了力量的极大化,在没有强对抗的时候分兵,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播下火种;集中也是为了力量极大化,在强对抗时集中兵力,能在更小范围内形成绝对优势。 毛泽东特别强调游击战和运动战,因为阵地战是消耗战,弱小的红军打不起阵地战。游击战和运动战都是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只打打得赢的仗。 第三,兵力集中原则。 毛泽东对“兵力集中原则”相当重视,把它排在十大军事原则之首,甚至把它称为“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在毛泽东的军事里,“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这样的军事思想比比皆是。反应兵力集中原则的就是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 第四,速度原则。 正因为红军处于弱势一方,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速决战”和“歼灭战”。第一次“反围剿”,从初战到结束只有一个星期;打破第二次“围剿”只有半个月;打破第三次也只有三个月。 弱势方竞争,最忌消耗战。毛泽东说,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失敌人”。对于弱势方来说,保存自己比消灭敌人重要。 成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