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范丽琴 钱彤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儿科 223600)
【摘要】目的 探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42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lt;0.01)。结论 中药脐部敷贴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推拿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74-02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儿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四季皆有发生,而尤以夏秋两季为多,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和发育。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病(不包括中国),导致每年500万小儿死亡,因此,WHO把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同时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目前,针对非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秋季腹泻尚无特异的西医治疗乎段。中医传统外治法,如推拿等对该病疗效满意,且患儿无痛苦,在临床已广泛应用。
小儿推拿是用推拿法治疗6岁以下小儿的某些疾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此法具有促进气血运行,使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食积,泄泻等。现将本人在临床过程中以推拿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的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420例小儿腹泻患者,其中推拿疗法210例,一般药物治疗210例,进行两组对比观察。其中男225例、女195例,年龄4个月~1岁325例,1~2岁95例;病程最短1h,最长3个月。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见奶瓣或少量粘液,泡沫,无脓血。镜检:白细胞无或小十3个/H P,有或无脂肪球,余未见异常。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半,随机抽取,两组病人年龄、男女比例、病程长短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2.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腹泻的诊断标准制订。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病史。大便次数较该儿平时明显增多,重症达10次以上。粪便呈淡黄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等不消化物,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搪,或色褐而臭,夹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曰渴等症。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大便病原学检查: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小于1岁每次1 /3包,1一2岁每次1 /3一1 /2包,2一3岁每次1 /2一1包,每日3次,两餐间温水调服。治疗组:小儿推拿疗法治疗1次/日。以上两组患儿根据脱水情况给予口服补液盐(OIL S液)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合理补充相应成分以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乳食为主的婴儿可换无乳糖的乳制品,呕吐频繁者可予禁食不禁水。
推拿基本手法如下:患儿家人扶抱,或取坐位,医者用左手扶患儿的左手,右手用拇指蘸滑石粉作为介质,补脾经300次,推大肠、清小肠各100次,摩腹约5 -10min,揉脐约3min,揉龟尾30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捏脊3-5遍。
辨证加减法:伤食泻:腹泻腹胀,大便量多味酸臭,泻前哭闹,泻后痛减,伴口臭纳呆,呕吐酸嫂,夜卧不安,舌苔厚,脉滑。加运板门300次,运内八卦100次,清大肠100次,揉中脘50次,拿肚角3- 5次。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指纹色紫,脉滑数。加清脾经300次,清大肠100次,推上三关300次,退下六腑300次,揉天枢30次。
注意事项:室内保持一定温度,不可过冷过热,寒冷季节,术者要保持温暖,同时应注意态度和霭,经常修剪指甲,术前洗乎,保持清洁卫生,患儿体位适当、舒适,力求自然,在手法操作时,以上肢、胸腹部、腰背部以及下肢依次为序,上肢操作取左侧,下肢操作取双侧。一般患儿每穴3min 左右,可根据病情轻重适当增减时间。操作手法的快慢,一般每分钟以进行200次左右为宜,但也不必拘泥此数。操作时,为避兔损伤皮肤,均用滑石粉作为介质。推拿后注意避风,特别欲使之发汗的更应注意。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耐受力差,不宜竭力攻伐,手法要轻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应根据患儿年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