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142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142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142例   宋培胜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关键词】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头痛;颈源性头痛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3502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小、小关节紊乱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导致关节失稳,软组织炎症,刺激、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以头痛为主,伴有颈肩、臂疼痛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长期伏案工作,致使患者此病的病人逐渐增多,须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运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14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2]拟定如下诊断标准: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或急性头痛,疼痛部位在偏头痛或双侧痛、后枕部痛、顶颞部痛等,性质有持续性隐痛、抽触痛、放射痛,甚或入夜难安、睡后痛醒,常伴有头晕、恶心欲呕、胸闷,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或出现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影响工作生活。查体可见枕骨后风池穴均有明显压痛,或左侧或右侧或双侧,大部分有向头部放射痛,可触及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出口处水肿,条束状,双侧颈项肌不同程度紧张,弹性差,压痛,枢椎棘突压痛,不在正中线,头部旋转时症状加重。同时结合颈椎影像学检查:X线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寰枢椎半脱位,或C2~C5椎体棘突偏歪等表现。CT检查多无特殊变化,少数患者可见颈椎间盘突出。   12一般资料:   142例就诊患者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其中男62例,女8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6年。所有病例均排除内科疾患所致头痛。   1.3治疗方法   1.3.1推拿疗法:采用理筋与整复相结合的推拿方法。   (1)理筋手法:患者端坐,术者立于侧后方,一手扶其头部,另一手先以轻柔手法拿、揉、按颈项部、肩部数分钟,同时活动头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然后以斜滚法滚两侧颈项部、肩部,以透热为度;接着点按双侧风池、风府、率谷、太阳、印堂、肩井、大椎等穴,每穴20~30秒钟;再用拇指在项韧带、颈椎两侧横突周围、颈枕交界处及耳后乳突内下等处寻找敏感反应点(如条状物、硬结及压痛点等)用力按压、点揉,每处20~30秒钟。手法轻重以患者年龄和耐受为度,并尽量使患者被点按局部有酸胀、发热、针刺感,如能向病灶处(头痛位置)或者深部放射为佳。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   (2)整复手法:整复手法分寰枢关节旋转扳法与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前者适应于伴有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用以整复寰枢椎半脱位;后者适应于伴有颈椎棘突偏歪者,用以整复C2~C5偏歪的棘突。整复手法每5天1次,2次为1个疗程。   寰枢关节旋转扳法:患者坐于低凳上,颈略屈,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扶于对侧头部,肘弯套住其下颏部。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阻力位时略停顿一下,随即做一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一手的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常可闻及“喀”的弹响声,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动感。操作过程中不可强求弹响声。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亦称小角度矢状位颈椎定位板法,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其低头45度,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然后将头慢慢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矢状位(前后位)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操作过程中亦不可强求弹响声。   132针灸治疗:   主穴取颈部夹脊穴、风池穴、外关穴、阿是穴。配穴:偏头痛者,加患侧率谷穴、翳风穴、头维穴;后枕部痛者,加风府穴、天柱穴、大椎穴;顶颞部痛者,加百会穴、四神聪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   14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头痛、颈肩部疼痛和体征完全消失,能参加正常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显效:头痛基本消失,或仅有颈肩部疼痛症状。有效:头痛减轻,由每日数次或每月数次,达一月仅发作1~2次,遇劳累精神刺激有轻微隐痛。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减轻。   2结果   本组病人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1O次。其中痊愈86例,占6056%;显效32例,占2254%;有效17例,占1197%;无效7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