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3例体会.docVIP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3例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3例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3例体会 雷雪平( 四川省广汉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6 1 8 3 0 0 ) 【中图分类号】R6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300-02 我科2010年至今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3例,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64岁;均为移位明显的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单纯性4例、粉碎性19例。 2 治疗方法 2.1手术方法: 颈丛阻滞麻醉,常规暴露骨折端,尽量减少骨膜剥离。用电钻将1枚直径1.5~2.0m m克氏针(针尾剪尖朝前)自骨折端远侧髓腔穿入,经锁骨远折端穿出肩部皮肤;手法整复,骨位满意后用电钻将原克氏针针尖朝前自骨折端近侧髓腔逆向穿入,保持与髓腔纵轴成15deg;~20deg;夹角推进,在距离骨折端4~5c m的近折端前上方穿出骨皮质,针尖折弯成回形钩状与骨面紧贴嵌合,剪除外露于皮肤的克氏针尾部。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或有碎骨块的情况,可酌情在骨折端加用钢丝环扎固定。经术中X-r a y检查确认骨位及内固定器位置正常后关闭切口。 2.2早期介入康复: 术后一般不需外固定。早期(术后1—3周)介入康复的目的是保护愈合组织,逐渐恢复肩关节活动度。蜡疗具有很好的消肿、温煦透热的作用,在1-3周内我们行肩部蜡疗每日两次,同时进行每日1次的冷疗,它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早期康复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必不可少,可从耸肩开始,活动可以刺激机械感受器减轻疼痛,并且对胶原纤维排列及关节软骨都能起到有利作用。[1]结合小范围的肩关节RO M,进行无痛外展、前屈、内旋亚极量等长收缩练习、三角肌亚极量无痛等长练习和肩带肌等长练习等。训练总量以不增加肩部的疼痛和炎症为宜,这是康复介入须掌握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3 治疗结果 疗效评价:根据主诉、查体及复片结果,将疗效分为优、良、差三级。 优:肩关节活动正常,伤部无肿胀压痛;良:肩关节活动部分受限,伤部有轻度压痛及疼痛感;差: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持续疼痛。随访3个月~1年,平均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周,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本组优20例,优率86.9%;良3例;无差级。 4 讨论 锁骨骨折是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多为发生于髓腔峡部的横行、短斜形或短螺旋形骨折。对移位明显或合并韧带、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虽然钢板等内固定方法牢固可靠,但鉴于安置钢板需作较大范围的骨膜剥离、部分基层病人经济状况差、骨折类型不同等因素,仍需选择克氏针内固定。传统方法是将克氏针自骨折端远侧髓腔穿出肩部皮肤,手法复位后将克氏针针尾朝前逆向穿入骨折端近侧髓腔,此种方法操作较为简便,但克氏针在近端骨髓腔内呈游离状态,无任何抓持力支撑,骨折块沿克氏针作“活塞”样移动[2]。术后因针未折弯,针面平滑,过早活动,肌肉强烈收缩等[3]易致松脱滑出、弯曲断裂,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需再次手术。 改良手术法将克氏针尖穿出近折端骨皮质折弯成回形钩状,与骨面紧贴;克氏针尾部虽未折弯,实际上同针尖部均已穿出侧方骨皮质而未留在髓腔内,构成两点支撑,解决了克氏针游走问题,增加了内固定的牢固性,可以发挥较好的内固定作用,不仅能控制旋转,而且也能消除剪应力[4]。针尾平直也可减少肩部组织的炎性反应,利于消肿及愈合。对钢丝环扎术应严格掌握指征,否则因钢丝切割破坏骨膜血供,需重建侧支血管,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笔者体会是:在穿入克氏针固定后,各方向被动活动肩关节,若骨折端有移动度则使用,反之不用。 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的矛盾,保证肩关节最有效、起码的活动范围,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朝向有利于骨折愈合发展。[5]本组治疗23例随访3个月~1年,骨折临床愈合平均11周,优率占86.9%。无一例发生克氏针滑出、弯曲、断裂等,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本手术切口小、操作简单、适宜采用。 参考文献 [1]Wyke,B.The Neurology of Joints.Ann R Coll Surg Engl 1966;41:25. [2]Margareta Nordin,Victor H.Frankel.《 Basic Biomechanic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第3版,第15章,261. [3]曹永旭. 四肢骨折内固定28例失效原因分析. 中国骨伤杂志,2001, 2 :112. [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