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学科特征——兼论强语法建设的可能路径
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学科特征——兼论“强语法”建设的可能路径
胡雪龙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教育社会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理论建设上非常薄弱的学科。本文通过梳理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文献, 从教育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内部各种研究取向的关系、理论发展趋势等方面, 探究了教育社会学理论建设薄弱的原因。教育社会学的“弱语法”正体现了其作为“领域性” (region) 学科的特征, 超越了传统“学科模式” (discipline) 的框架, 形成了多种知识体系的融合。目前教育社会学的主要问题或困境是多学科要素之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融合、整合与统整。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强语法; 理论建设; 领域性学科;
作者简介:胡雪龙 (1993-) , 女, 山东淄博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30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On the Possible Realization of “Strong Grammar”
HU Xue-l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It has been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s weak in theory construction.It examines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recent debate as a discipline and attempts to acces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Several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its“weak grammar”, includ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tra-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search paradigms, new trend of“new sociology”, and description of language.It argues that weak grammar might not be the deficiency or drawbacks, 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a field.Therefore, the main problem is to integrate and incorporate theory system and knowledges from different singular disciplines into a coherent one.
Keywor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strong grammar; theory construction; field;
Received: 2017-05-30
学科的组织建设通常被认为是学科赖以独立的“硬支撑”, 而理论建设尤其是学科的“强语法”建设则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和生命线。所谓“强语法”, 是指学科有其独立的研究领域, 发展出一套具有强包容力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学科研究对象的专门知识得以积累, 且这些专门知识也为其他学科所借鉴和共享;学科有自洽于研究对象的陈述方式, 并发展出一套与实践需求相呼应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教育社会学正式成为一门专门性学科, 其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教育社会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在理论建设上非常薄弱的学科[1], 用巴兹尔·伯恩斯坦的话来说, 就是一种“无法进行准确、清晰的经验性描述的弱语法的、片段化的水平性知识结构”[2]。
那么如何看待和理解目前教育社会学理论建设的“弱语法”问题?这种“弱语法”现象背后的成因是什么?建立一种扎实的、理论化、抽象化的概念性语言是否可能?换句话说, 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出路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
一、学科定位的模糊性
所谓学科定位, 是指某一具体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退役军人事务员资格培训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简答题汇总).docx VIP
- 小学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计划.docx VIP
- Unit 4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Lesson 19(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病理技术冰冻切片(1).pptx VIP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真题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课件.pptx
-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信息管理要求.pdf VIP
- 乐山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城市设计(说明书).docx
- 步长制药营销工作报告44页.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