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商标之合理使用
商標合理使用之研究
-------以實務見解為中心
(陳柏如
前言
商標合理使用之概念
立法旨意
立法規定與沿革
商標合理使用要件之析述
舊法時期(八十六年修正前之商標法)
1.須為表示自己之姓名、商號或其商品之名稱、形狀、品質、功用、產地或其他有關商品本身之說明
2.普通使用之方法
(1)司法院解釋
?Ⅰ.以使用於「商品」或「商標」上為區別普通使用及非普通使用
?Ⅱ.評析
(2)商標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
3.附記於商品之上
(1)意義
(2)評析
現行法
1.使用該名稱「僅為說明」(only to describe)其商品或服務
2.所使用之名稱,非為商標或服務標章使用
3.係善意且合理使用(fairly and In good faith)
(1)意義
(2)評析
參、商標之合理使用與商標法其他議題之關係
商標之合理使用與商標顯著性之關係(假設並無符合第二層意義之情形)
商標合理使用與第二層意義之關係
商標合理使用與商標法第六十五條之關係
肆、實務見解認定商標合理使用與否理由之類型分析
說明
判斷標準
以是否附記於商品上作為判斷標準
以所使用之文字、圖樣非作為商標之用,或該文字、圖樣不足以表彰、區別商品來源作為判斷標準
以所使用與他人相同或近似之文字、圖樣外,是否還有加註其他說明性之文字以彰顯其「說明性質」為判斷標準
以是否兼標示有自己之商標作為判斷標準
以使用該說明性名稱之方式是否刻意強調該名稱之「顯著性」作為判斷標準
以商業慣例、同業公會意見據以認定使用者所使用之名稱究否屬於商品之說明及是否符合商業上通常使用之方法
小結
伍、結語
前言
過去在著作權法方有「合理使用」(fair use)之用語,而商標法上合理使用之規定見於現行商標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凡以善意且合理使用之方法,表示自己之姓名、名稱或其商品之名稱、形狀、品質、功用、產地或其他有關商品本身之說明,附記於商品之上,非作為商標使用者,不受他人商標專用權效力所之拘束。」,過去商標法則稱之以「普通使用」。商標之合理使用常常是被告在面臨商標侵權追訴時必會提出之抗辯,惟此抗辯是否成立端視被告使用之態樣是否符合商標合理使用之要件,故本文首先自商標合理使用之概念做一介紹,就合理使用之立法沿革、合理使用在新舊法下之要件析述之,再者則進一步討論合理使用與商標法其他議題之關係,以期對商標合理使用之規範範圍更為瞭解,最後為瞭解實務對商標合理使用之具體判斷標準,故整理相關實務判決之事實及理由,並就各個案中理由將判斷標準予以具體化,期能對商標合理使用之判斷提供一些具體之參考原則。
商標合理使用之概念
立法旨意
商標法賦予商標權人積極使用商標之權利,同時亦賦予商標權人排除他人侵害其商標權之權利,惟商標權人就排除他人侵害其商標權之權利行使範圍並非漫無限制,其排除侵害的範圍應限於禁止他人將商標用於表彰來源的作用上,而不及於禁止其他方面的使用,此即為對商標專用權之限制。如工商企業者所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批售之商品,除標示商標以便使購買者易於識別外,對商品本身之名稱、形狀、品質、功用、產地或產製主體之名稱、姓名以及其他一切有關商品之說明等,均分別予以標示,期使消費者更易明瞭商品之特性、價值、使用方法等,以增加購買者之認知,誘導產生購買之慾望。因之,此等標示,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商標,此種標示之權利亦應予以肯認,是以倘若未就商標專用權作一適當之限制,則因此種標示所用之文字、圖形、記號等若與他人已註冊商標所用之文字、圖形、記號或其聯合式相同或近似,遂可能發生侵害他人商標專用權之衝突,則一般工商業者普遍使用於商品上標示商品名稱、品質、功用、產地、產製主體名稱、姓名等之使用上即為不便,故商標法特地加以規定,使一般業者於規定範圍內標示使用說明性之文字、圖樣時,不受商標專用權之拘束。
立法規定與沿革
商標法有關商標合理使用之規定,係規定於商標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然舊法(八十二年)規定為「凡以普通使用之方法,表示自己之姓名、商號或其商品之名稱、形狀、品質、功用、產地或其他有關商品本身之說明,附記於商品之上者,不受他人商標專用權之效力所拘束。但以惡意而使用其姓名或商號時,不在此限。」,此規定自十九年五月六日公布之商標法第十五條設有規定,中經二十四年、四十七年、六十一年及七十一年修正商標法,除條號有變更外,內容大致相同,故商品普通使用方法不受他人商標之拘束,為數十年商標立法之基本原則。茲將歷年商標法有關合理使用規定表列如下,並將歷年條文用語更動之部分以底部加黑線方式表示之:
民國十九年 民國二十四年 民國四十七年 民國七十八年 民國八十二年 民國八十六年 第十五條 第十四條 第十二條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