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车座椅间距及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的保护研究
校车座椅间距及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的保护研究
胡伟 朱江华 谢沐男 马瑞雪 王欣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通过构建座椅及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 研究校车座椅不同间距及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安全的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合理的座椅间距及三点式安全带的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对学童乘员更加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
校车; 座椅间距; 约束系统; 学童乘员;
作者简介:胡伟 (1990-) , 男, 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车辆被动安全研究工作。
Study on the Protecting for Seat Spacing and Constrain System of School Bus to School Child Occupants
Hu Wei Zhu Jianghua Xie Munan Ma Ruixue Wang Xin
Chongqing Vehicle Test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an Baoding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
Abstract:
The authors study the protecting effect for diffrent seat spacing and restraint systems of school bus on the safety to the school child occupants through build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eats and restraint system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seat spacing and the effective matching of the three point safety belt can achieve more effective protection to the school child occupants.
Keyword:
school bus; seat distance; restraint system; school child occupant;
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导致超过26万名儿童丧生, 约1 000万名儿童受伤。我国首部《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车辆固定件强度》[1]强制性法规已经从2009开始强制实施。在国家法规基础上, 研究人员主要针对校车座椅的结构安全性进行了CAE仿真分析和验证[2-8]。目前, 对校车座椅及约束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基本都是在座椅间距为690 mm、约束系统为两点式安全带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
在实车上, 客车厂家是根据客户要求设定不同的座椅间距。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校车座椅及约束系统模型, 结合P6假人有限元模型构建校车学生座椅系统仿真模型, 分析不同座椅间距及不同约束系统对学童乘员损伤的影响。
1 方法和模型
1.1 方法
根据GB 24406-2012[1]中的要求, 辅助座椅与被试座椅或约束隔板的间距为690 mm。通过模型仿真发现, 当座椅间距为550 mm时, P6假人膝盖前部距座椅靠背仅有少许间距。故本文研究中以690 mm作为座椅间距最大值, 以550 mm为最小间距, 以50 mm为级差, 分别选取座椅间距为550 mm、600 mm、650 mm、690 mm与两种不同形式约束系统匹配时分析对学童乘员的保护作用。
参考某款校车的座椅和约束系统,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座椅和约束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预模拟将P6假人安放到座椅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学童乘员的真实坐姿;通过安全带预模拟使得约束系统有效贴合到乘员身上。最终得到能够模拟GB 24406-2012中座椅台车试验的校车学生座椅系统仿真模型。参考GB 24406-2012中模拟碰撞的试验要求, 对校车学生座椅系统仿真模型设置仿真输入条件。为了更为严格地考核座椅及约束系统对乘员的保护, 本文所有模型输入条件都设定为《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车辆固定件强度》[1]要求的上限, 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仿真模型设置仿真输入曲线 (标准[1]要求上限) ??下载原图
1.2 模型
座椅有限元模型参考某一客车公司的座椅尺寸和材料参数建立, 包含试验座椅及辅助座椅。通过LS-D YNA的LS-Pre Post模块建立两点式和三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模型。两点式安全带与实际车型上的安全带结构参数保持一致。三点式安全带参考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