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李浩23.南朝民歌.pptxVIP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李浩23.南朝民歌.ppt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朝民歌 西洲曲 简介 南朝民歌又称南朝乐府民歌,是东晋南朝乐府机构采集的民间乐歌,以及少量文人仿制的乐歌作品。 今留存约五百首,大多保存于《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此外,《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收录。 作者情况比较复杂,多以歌伎和中下层文人为主。 主要分为“吴歌”“西曲”两大类。 吴歌的产生时代较早,以东晋和宋居多,主要来自于以当时首都建业(今南京)为中心长江下游地区。 现存吴歌主要包括《子夜歌》《子夜四时歌》《华山畿》《读曲歌》等,多为女性的吟唱,以情歌为主。 西曲主要产生于宋、齐、梁、陈,分布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江陵附近)、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等地区,多写长江流域的生活情状和旅客商妇的离情别怨。 南朝民歌特点: 抒情真挚缠绵,细腻柔美; 体制小巧,以五言四句为主; 语言清新,含蓄委婉,好用比喻、夸张,尤善使用双关隐语; 情调哀婉缠绵、柔媚含蓄的艺术特色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1],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2]。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3],风吹乌臼树[4]。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5]。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6],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7]。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8]。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9]。栏杆十二曲[10],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11],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据《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注释 [1]下:往,到。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应是本篇中男女主人公共同纪念的地方。 [2]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像小乌鸦羽毛一样。 [3]伯劳:鸣禽,仲夏始鸣,好单栖。 [4]乌臼树:落叶乔木。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和蜡烛。 [5]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6]莲:双关语,谐“怜”。莲子,谐音“怜子”,此句用双关手法暗指对男子的爱情。 注释 [7]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8]青楼:漆成青色的楼,指女子闺阁。 [9]尽日:整日,从早到晚。 [10]十二曲:形容栏杆回环曲折。 [11]悠悠:渺远。天海辽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悠悠”正如梦之“悠悠”。 导读 《西洲曲》最早收录于徐陵《玉台新咏》,《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歌辞”类,被认为是“古辞”。 此诗语言清新优美,“莲子”“清如水”等暗涉双关,体现了南朝民歌修辞的一般特征。 全诗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整首诗四句一联,主体以蝉联顶针修辞连缀而下,环环相扣,清人沈德潜谓:“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清人陈祚明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 导读 《西洲曲》诗意隐曲莫测,难有确解。 从时间、情节来看,全诗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诗中用了“折梅”“单杉”“伯劳”“红莲”“莲子”“飞鸿”等意象完整串联了从初春到入夏、仲夏、初秋、仲秋、深秋的季节转换。 也有人认为此诗描写女子在一天中从早到晚对情人的思念。 导读 从人物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女子口吻自述思念情郎之意,也有人认为是以男子的口吻回忆曾经的一段美好爱情,还有人认为是第三人称转述,此外还有男女主人公交错叙述的说法。 从地点来看,有“西洲”“江北“、“南塘”等几处,但如何在与诗意保持逻辑、意义一致的前提下,串联起这些地点,却莫衷一是。 基于上述特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首诗是若干短章的拼合,内容未必是完整统一的,甚至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 思考题 1.结合本书所选作品,概括南北朝乐府民歌之异同。 2.结合《西洲曲》的艺术内容,来串联一幕完整的爱情情景剧。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