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0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景观设计
民宿质量认证评核指标的建立
椿士彦
(暨南大学观光学系,南投)
一、前言
中国台湾的民宿于2001年始正式纳入《民宿管理办法》法规辅导管理,其目的在于利用
民宿邻近旅游景点之特点吸引游客,以观光促进地方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地方经
济。2001年起台湾地区实施双休日制度,使市民休闲时间弹性化,国人更为重视生活质量
进而形成多种休闲生活形态。其中旅游接待服务的住宿业,亦因国人旅游住宿形态的风格
品味与时间多元化,除了从原有的观光旅馆发展出商务旅馆、汽车旅馆、度假中心与追求自
然体验的休闲农场之外,亦因国人旅游住宿形态讲究风格与时间有限,使强调体验地方生活
与自然风俗的民宿,成为人们向往疏压休憩的心灵补给站。再者2002年中国台湾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之后,台内农业面临生产成本过高与进口农业产品形成激烈竞争,导致整体农业经
营面临瓶颈。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为了辅导农业转型,致力于将当地的农业、文化特色辅导为
休闲观光农业形态,利用丰富农业资源及自然景观转型为休闲农业,以地方乡野特色作为吸
引鼓励都市旅游人口前来休闲度假观光。是故与地方产业有紧密关系的民宿经营成为因应
推动农村转型、促进地方发展的新契机。
民宿管理办法虽已经实施多年,对于业者颁以民宿登记证与民宿专用标识彰显鼓励合
法合格经营,但民宿业界仍出现一些乱象,例如日月潭上的竹筏现在大多改建成船屋变成水
上民宿,并且游客吃喝拉撤全弃置到日月潭中,环境卫生无人监督。部分地区的民宿开发过
于繁盛早已供过于求,非假日期间甚至出现削价竞争的状况,不仅合法的民宿业者受波及,
连观光饭店也成了受害者,如此不仅让民宿业者的整体质量、形象无法提升,更让相关休闲
产业发展停滞难以生存。民宿产业的经营形态和观光旅馆不尽相同,较难以旅馆业标准来
核定民宿是否通过认证。为保障游客住宿权益、安全以及维护度假期间的休闲质量,因此根
据多方评核指标的衡量筛选出适合台湾地区的民宿开发认证评核指标,才能够建立具有合
适性与公正性的认证评估与规范依据。目前民宿标章仅针对合法性做检验,民宿管理办法
所着重的仅针对民宿设置地点、经营规模、建筑、消防、经营设备作为基准,并未将服务质量
及更先进的环保议题纳入规范中,造成民宿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引发观光旅馆等住宿产业面
临市场被瓜分及游客被不肖民宿业者剥削的连锁负面情况发生。
鉴于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根据民宿质量认证的建立,参考国外对于民宿与旅馆评鉴或管
理的要求制订出符合国际潮流趋势的民宿质量认证评核项目。本研究拟经由德尔菲问卷之
评核项目稳定度与平均数筛选后,订定认证评核指标架构层级,并进一步根据模糊层级分析
法邀请各领域专家针对认证评核项目给予权重评估。由此制定出适合民宿经营实境的质量
认证评核项目与指针评核系统,协助提升相关主管机关和业者在管理上的效率和促进服务
第二篇 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 341
品质的提升。
二、文献回顾
(一)民宿
郑健雄和吴干正指出:欧美国家的国民通常会针对自己的假期长短作度假规划,因此各
式各样的民宿应运而生,最初的民宿就是提供“食”、“宿”为主,“BB”成为民宿的代名词。
郑健雄和吴干正、林坤源、陈荣钦、黄颖捷认为民宿的发展情况主要受到民间因素(多余空
房)、结构因素(农村人口经济结构受到破坏)、地方建设因素(住宿设施不足)和经济因素(增
加额外农村收入)四个因素互相连带关系而起。交通观光主管部门2001年颁定的《民宿管
理办法》后始对民宿有明确的定义,系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
生态、环境资源与农林渔牧生产活动,并以家庭副业的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
处。”然而在这些年的民宿蓬勃发展下,展现出多元化服务与经营形态,因此有学者针对其不
同思考角度而下定义。Sherry定义民宿在规模上不能超过5间客房,经营地点为私有房
舍,仅提供早餐。withiam认为民宿在基础设施与旅馆相似。林士彦提出民宿是接近大自
然的另一个家,召唤对都市疲惫的人们于此得到心灵上短暂的休憩,其经营方式以人际间的
互动为主要诉求。郑健雄指出民宿是游人在风景区的家,本身也是观光游憩的特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