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感染预防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务人员感染预防PPT

锐器刺伤---- 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最严重! 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途径! 特别是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已证实能传播20多种感染性疾病。 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发生! 是职业安全防护的重点 。 锐器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身体危害:可能使医务人员感染HIV、HBV、HCV等疾病,美国CDC资料:2004年底已证实有59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暴露感染HIV,其中48人因医疗锐器伤引起,我国已经有关于职业感染的报道。 心理危害:发生针刺伤后存在害怕、恐惧、悲伤等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严重者会影响家庭生活。 即使一次刺伤并未导致感染,但对医务人员心理伤害也许更严重,一个调查发现:20个医务人员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11个人出现了刺伤后的急性严重的抑郁症,7个后来发展为持续的中度抑郁,6个辞去工作。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危害 经济危害:发生针刺伤后,有一系列的经济费用问题,本底检测、预防用药、追踪检测等。 如果发生感染则费用更高。 社会危害: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 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针刺伤后是否发生感染,取决于 1、病原体病毒载量和传染性; 2、暴露者免疫状态; 3、刺伤情况及发生针刺伤后处置情况。 不同的体液病毒含量不一样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 (一)安全处置锐利器具是预防针刺伤的关键!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锐利器具传递给别人。 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避免锐器刺伤。 3、严禁手持针头、刀片等利器在公共场合行走,以免伤及他人。 4、严禁回套已开封或用后针头,如确需回套,则必须实施单手复帽。 5、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禁输液针头拔出后再次使用。 用后的针头及时放入耐刺的利器盒中。 6、早上集中采血时必须携带利器盒,保证针头安全处置。 7、在缝合伤口时,要特别注意意外刺伤。 8、严禁将用后锐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9、利器盒装放不能过满。 10、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物质接触后的设备和物品应及时消毒; (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隔离衣、防水围裙等。 1、基本要求: (1 )科室要提供足量的防护用品; (2 )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中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2、具体要求: (1 )接诊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各项要求; (2)凡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必须戴双层手套; (3)为急诊和感染阳性患者做手术时;或进行有创操作时,必须按照要求穿戴防护用品:如戴医用外科口罩,戴双层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穿防渗透的手术衣、加穿鞋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 2015-06-1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为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 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医务人员中有40%的人被针头刺伤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比一般人群高,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和压力。 国内一项文献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23个城市229家医院的19171名护士报告,81.37%的护士在过去的一年中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刺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安全是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医务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危险大,存在着许多职业感染机会。 在医院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因素 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蒸汽开水桶、净化设备、消毒机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 口腔科医护人员长时间操作,可致颈椎病、腰间盘凸出等 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时,必须戴口罩; 各类仪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