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文本版PPT.ppt

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文本版PPT.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文本版PPT

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口腔颌面部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传统骨折愈合理论;AO骨愈合理论;口腔颌面部骨折的诊断; 颌面部骨折特别是面中部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由于颌面部骨骼结构复杂,骨折对患者的面形及心理影响较大。治疗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早期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 X线平片(plain film) 简便易行,是颌面部骨折诊断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其显示的是多组织多结构的重叠影像,图像不清晰,对较复杂的颌面部骨折容易漏诊,由于对体位的要求限制了重症创伤患者的早期诊断。; CT (computed tomgraph) 二维CT能较清晰地显示颌面部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从而明暸颌面部骨折的局部细节,也可进行多种体位的扫描。但无法从整体上显示无规律走行的骨折线及其空间立体关系,只能通过二维来推测三维关系,易造成诊断的偏差。; 三维CT (3D-CT) CT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为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对骨质薄弱区域如眶内侧壁、眶底、上颌窦前壁等解剖结构显示不理想,对同时重建过程中图像也存在着夸张效应和伪孔。因此,应用时应注意与二维CT结合。此外,该检查耗时较长,限制了急诊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 EB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graph) 又称为电子束CT,由电子枪代替了普通CT的X线球管,扫描与成像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有效消除软组织移位而产生的运动伪影,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能提高受检器官的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复杂颌面部骨折及检查不合作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骨折固定技术;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髁状突骨折;髁状突骨折分类;特点;严重并发症;髁突生长中心理论争论;1969年,Rowel发现髁突软骨的血管丰富,在出生2~3年才逐渐退缩成无血管区 髁突通过软骨的骨化成骨,使软骨成为髁突及下颌支主要的生长中心 ;临床现象 成人髁突骨折,无继发面部发育不足 儿童则发生较多 3岁以前,多有明显的下颌升支的发育不足 6岁以后,骨折畸形较轻 12岁以后基本无影响;诊断;治疗;儿童髁状突骨折 儿童髁状突具有很强的改建能力,骨折后应首先采取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对髁状突改建和发育的干扰可能比骨折本身更严重 ;保守治疗基本原则;保守治疗转归;保守治疗适应证;手术治疗;髁状突骨折复位 新鲜骨折复位时,需校对咬合关系,并确认髁状突回到关节窝内;髁状突骨折坚固内固定;髁状突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上颌骨骨折的治疗;上颌骨骨折特点;手术与否的选择 切口的选择: 口内前庭切口 眶下切口 冠状切口 内固定材料: 根据骨折部位选用不同的材料 ;左图:在颌间牵引固定咬合关系后,在右侧Le Fort I型骨折区可见一个三角形骨块错位 右图:同样区域颌间牵引固定后,在梨状孔边缘和颧牙槽嵴分别用接骨板进行坚固内固定。;Le Fort II型处理:颌间牵引固定后,按照要求在合适部位采用接骨板进行坚固内固定。;Le Fort III型处理:颌间牵引固定后,按照要求在合适部位采用接骨板进行坚固内固定。;颧骨复合体骨折;颧骨位于面中部侧方的突出位置,易受外力打击而致伤,颧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面中部骨折的首位或在鼻骨骨折之后占第二位。由于颧骨是构成面部外形的重要结构,骨折移位后可能引起下颌骨运动受限以及眼部外形和功能障碍,因此,必须从美观和功能角度对颧骨骨折进行全面认识和准确的治疗。 ; 颧骨骨折线常常发生在周围薄弱的骨上,如上颌骨眶下孔附近,颧颞缝后1.5cm处等,形成以颧骨为中心的邻近多骨骨折。因此常被称之为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fracture, ZMC),眶颧骨折(Orbital-zygomatic fracture)或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frature, ZC)。;应用解剖 颧骨类似四边形金字塔结构,位于面中部侧方,由三个面(颊面、颞面、眶面)和四个突起(额突、蝶突、颞突、上颌突)组成,分别与额骨、蝶骨、颞骨和上颌骨相连。;Knight和North 六型分类法(1961) 无移位骨折 颧弓骨折 颧骨体骨折向后下移位,不伴转位 内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逆时针向,右侧顺时针向或向中线旋转,X线表现眶下缘向下,颧额突向内侧移位 外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顺时针向,右侧逆时针向或远离中线旋转,X线表现眶下缘向上,颧额突向外侧移位。 复杂性骨折;Manson分类法(1990) 高能量骨折:颧骨移位明显,连接粉碎,需广泛切开复位固定。 低能量骨折:颧骨移位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