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学辨学与论理学清末逻辑学译本与中国现代逻辑学科之形成.pdf

名学辨学与论理学清末逻辑学译本与中国现代逻辑学科之形成.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学辨学与论理学清末逻辑学译本与中国现代逻辑学科之形成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20166  名学、 辨学与论理学: 清末逻辑学译本 与中国现代逻辑学科之形成 左玉河     〔摘要〕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逻辑学ꎬ 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ꎮ 在晚清西学东渐的大潮推动 下ꎬ 清末民初翻译来的西方逻辑学译本主要有两类: 一是从英文直接翻译而来的译本ꎬ 多将 Logic译为辨学、 名学、 理则学ꎻ 二是从日文翻译而来的日本学者编著的译本ꎬ 多将Logic翻译 为论理学ꎮ 这些以 “名学” “辨学” “理则学” “论理学” 为译名的西方逻辑学译本的翻译出 版ꎬ 标志着中国现代逻辑学开始发轫并成形ꎮ 在译介西方传统逻辑已有成果的基础上ꎬ 中国学 者博采众长ꎬ 编译出各种逻辑学讲义ꎬ 以适合中国读者及清末新式学堂教学之用ꎮ 随着晚清新 式学堂的普遍建立ꎬ 逻辑学以 “论理学” 或 “名学” 的名义ꎬ 在新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ꎬ 列 入师范学校及高等学堂日常教学设置中ꎮ 新式学堂课程日益完善ꎬ 从西方移植来的逻辑学ꎬ 亦 随之在中国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的现代新学科ꎮ     〔关键词〕   逻辑ꎻ 学科ꎻ 译本ꎻ 名学ꎻ 辨学     〔中图分类号〕 K25ꎻB8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769 (2016) 06-0153-12     早在先秦时期ꎬ名辩逻辑兴盛一时ꎮ 秦汉以 学译本对中国现代逻辑学的移植与创建起了怎样 降ꎬ名辩逻辑不绝如缕ꎮ 中国古代虽有对“名”研 的作用? 西方Logic移植到中国后为何会出现“名 究之实ꎬ但无“名学”之名ꎮ 近人王国维云:“故我 学”“辨学”“理则学”“论理学”等不同的译名? 这 中国有辩论而无名学ꎬ有文学而无文法ꎬ足以见抽 些逻辑学译名的分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这 〔1〕 象与分类二者ꎬ皆我国人之所不长”ꎮ “名学”“辨 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讨论的ꎮ 笔者拟在研 学”“论理学”等作为逻辑学专门术语ꎬ是清末民初 读近年来搜集到的清末诸多逻辑学译本基础上ꎬ考 中国学人在译介西方逻辑著作过程中提出ꎬ并在学 察西方逻辑学在移植到中国后所发生的变易情况ꎬ 界逐渐流行的ꎮ 逻辑学是西方古老的学科ꎬ但在晚 进而探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逻辑学科在中国移植 清时期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变 及建构的情况ꎬ初步揭示中国现代逻辑学科创建的 易现象ꎬ“名学”“辨学”“论理学”等名词的歧义ꎬ 基本特质ꎮ 实际上就是这种变易现象的集中体现ꎮ 清末民初 一、西方逻辑学的最初译介 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学著作有哪些? 它们的主要 内容怎样? 它们是通过何种渠道移植到中国的? “逻辑”一词源自英文 Logicꎬ而 Logic 又源自 它们在移植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易? 这些逻辑 古希腊语“逻各斯”ꎮ “逻各斯”是多义词ꎬ原意指 〔作者简介〕 左玉河ꎬ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ꎬ 博士生导师ꎬ 北京  100006ꎮ 153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思维、原理、规则、规律、命 士傅汎际(1557—1635)合作翻译的«名理探»ꎬ是 题、议论、说明、论证等等ꎬ其基本词义是秩序、规 目前所见西方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逻辑学著作ꎮ 律、言辞、理性ꎮ 明末清初西方 Logic 传入中国之 «名理探»是 16 世纪初葡萄牙高因盘利大学耶稣 初ꎬ李之藻将其译为“名理”ꎬ严复译为“名学”ꎬ马 会会士的逻辑学讲义ꎬ原名«亚里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