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义 064113
电站锅炉中 i C质耐火材料’
粉煤灰与S
结渣性的研究1.
叶昌1匡加才1陈冬林2陈亚平3谭宇1
。跃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3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410076联系电话0731-2309673
Email:yechan901@sincorn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硅酸锆、莫来石和枯土结合SiC耐火材料的抗粉煤灰侵蚀规律,将
两种不同的粉煤灰平铺在SiC耐火材料上,作用温度为1250℃~1450℃,保温时间为
40小时,然后用视频光学显微镜和XRD衍射图谱来确定其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结果
表明SiC发生氧化反应在其表面产生C02和较高粘度Si02,通过阻止粉煤灰的渗透而降
低粉煤灰与耐火材料界面之间的结合强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含Cr203的硅酸锆和莫来
石结合SiC有望在电站锅炉的防结渣技术上得到应用。
关键词:电站锅炉,SiC,粉煤灰,抗侵蚀
我国电力的70%以上来自于燃煤发电,其中大部分采用低品位的低质煤发电,低
质煤的最大缺点是着火困难、炉内燃烬率低【11。为解决煤粉炉内低质煤稳定着火和高效
燃烧,陈冬林等【2’3.4】提出一种新技术途径,即在低负荷时维持炉内燃烧器区域高温的
卫燃带技术,卫燃带就是在燃烧器区域内的水冷壁炉管上以一定方式敷设的一定厚度、
一定面积的某种耐火隔热材料,可大大改善低质煤着火稳定性及燃烬率。然而,采用卫
燃带技术易引发锅炉炉壁结渣而限制其应用。
一SiC耐火材料通常用在燃煤环境中,它的热导性优于氧化铝和氧化铬质耐火材料,
所以对于这些需要经受热流的材料来说,它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抗侵蚀保护罩,因此它是一
种理想的陶瓷热转换器保护层,可应用于较先进的煤燃烧系统中。木谷福~等认为冈煤灰
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卫燃带应选择能同时耐酸性渣与碱性渣侵蚀的中性材料(如
wells等人【5捌针
A1203.sic-c),并对这种材料的抗灰渣侵蚀机理进行了研究与描述。Jon
对旋流燃烧器的碳化硅、硅酸铝隔热套与煤灰间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SiC
高的导热系数可使其表面温度较低,另外SiC中的碳的缓慢氧化生成的C02向表面释放,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H(No
叶I口l(1963一),男,浙江宁波人,刨教授,研究方向为陶瓷与耐火材料。
783
在SiC表面与灰渣粒子间形成一气泡层,减弱了煤灰粒子向耐火材料表面的输运,从而削
弱了熔融灰渣粒子与SiC表面间的结合力,因而SiC质耐火材料在电站锅炉中抗结渣性方
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这些电站锅炉煤燃烧过程中,卫燃带耐火材料往往要经受1400℃以上的高温,比
传统的流化床燃烧器中的温度高几百度,目前对于炼钢炉中炉渣对炉衬耐火材料的物理
化学作用已经比较清楚川,但关于燃煤锅炉中各种因素对熔融灰渣与耐火材料表面层间的
结渣行为国内未见报道,因此SiC耐火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粉煤灰的相互作用是十分
重要的。本论文以硅酸锆、莫来石和粘土为结合相来制备SiC质耐火材料,模拟电站锅炉
的工况来研究粉煤灰与SiC质耐火材料的结渣行为,探讨耐火材料的矿物质组成与化学成
分、内部微观结构、颗粒大小及分布等对熔融煤灰界面层内的结渣行为的影响及其变化规
律,为耐火材料卫燃带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l实验过程
1.1原料
本实验采用SiC粉、自刚玉,莫来石粉、硅粉和锆石英粉为主要原料,以SiC粉为
骨料,改变基质组成,考虑到Cr203具有良好的抗渣性能,在我们的部分试样中加入部分
Cra03微粉。以木质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IVIC)作结合剂,结合剂以外加的形式加入。
1.2试样制备
按照表1所列的配方进行配料,在小型混碾机中先加粗、中颗粒混合,在加入结合
保温17小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磁铁电源改造研究.pdf
- 电磁微马达驱动微泵研究.pdf
- 电磁消涡与减震技术研讨.pdf
- 电磁型超微马达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讨研究.pdf
- 电磁学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研究.pdf
- 电磁学教学中补充现代知识实例研究.pdf
- 电磁学中某些重要概念和疑难问题的研讨.pdf
- 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与图形界面设计研究.pdf
- 电磁胀形时轴对称线圈受力的理论研讨.pdf
- 电磁阵列法在黄土塬山区应用效果分析研究.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