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第十届年会 编号:014028
电站烟气中二氧化碳减排新技术
双重效益的研究
张 晌 李振中 李成之 张经武
又国家电姑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110034)
JimZhou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籍顾问)
李 欣,张志明,陈冠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砰究所 沈阳 110015)
Tel:(024152 E-mail:zhangy@
摘 要:温室气体.特别是co:的排放和减排问题己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规用化石燃料的
屯站是世界二最大的c。:排故源,由此产生了洱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化吧工业生产碳酸氢按{即氮肥)
生产工艺山采用了喷淋氨水吸收co,的技术,受这种技术的启发,用氨水喷淋火电站锅炉排烟烟气来
吸收co,.不仅可以达到Co,减排的目的还可以获得优质化肥。但在高于60℃的环境温度下碳胶氢馁
全分Vi为NH,一和HCO,-.研究HC。一中有多少二氧化碳会重新返回大气是非常必要的,进而可以评怡
达zb减排方法的应用价值
_澎-
主题词:co,越pp氨水 长效碳峻氢钱
011舀
众所周知,CO,是一种排放量最大的温室气体,与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co-
的排放量几乎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2%,其温室效应在极大程度上具有短期1x7改变地
球气候的可能性[U按现有的co,排放速率,到21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中的CO,浓度可
能是现在的两倍。按照气候变化国际控制委员会 (IPCC)的估计,这将导致地球变暖,
气温升高1.5-4.5C,造成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0.25-0.m5 o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农作物的产量对天气的变化非
常敏感,因此气候的变化对农业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农业专家指出,由于大气中co-
含最的增加使气候发生了变化,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这对水稻、小麦、棉花的
生声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造成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平均减产8%.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作
358
物减产会达到10-12%t5,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然用化石撰料电站均是CO,排放的主要来源。在世
界范围内,燃用化一石燃料的电站大约占51% (其中燃煤占36%,燃油古9$,燃气占6;)
化石能源占全球总能源的8,3%(-1在今后的几十年里还会继续利用化石燃料
我国是1X次于美国的第二大CO=排放国。我国P4前每年生产和消费的矿物能源约击
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10%,这相当于排放出全球C仇总排放量的10%.
我国工999年燃煤电站的发电量为1004了亿kWh 当年供电的标准煤耗为396.-
MA,护:.燃煤电站燃用了3.98亿吨标准煤。按煤中平均碳含量为70%计算,则1999年
我国燃煤电厂排放了2.785亿吨Cq,占全球化石燃料电站总排放量的15.47%.根据
对电力需求推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CO: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
CO减排、转排和贮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种减排的方法正在II泛‘的研究和开
发之由。下面介绍了几种减排CO:的主要措施川:
、I)将烟气提纯获得纯CO_,加压到IOMPa后经过管道输送注入到深海海宋F的
岩层 如挪威的北海Sleipre:地区,将co:注入3500M深海床F的儿千米含水盐层储存
卜来
}2)将烟气提纯获得纯CO加压液化后通过长距离管线 数〔百公里)注入即将
枯竭的油m中来增加石油产量,即气驱强化采油EnhancedOilRecovery(FOR)技术口
美国Dakota气化公司与加拿大Saskatchwen省的weybum池田已利用了这一技术
美国有.4个FORIj目在进行中心我国对这种技术有很少的一些初步试验,采用蒸汽和
烟道气 含I2%的CO,)联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与图形界面设计研究.pdf
- 电磁胀形时轴对称线圈受力的理论研讨.pdf
- 电磁阵列法在黄土塬山区应用效果分析研究.pdf
- 电磁制动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动及传热的影响研究.pdf
- 电磁轴承的工业应用技术和实践研究.pdf
- 电磁轴承在人工心脏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研究.pdf
- 电磁轴承转子动力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的数值分析研究.pdf
- 电磁铸造对铝合金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pdf
- 电空制动机电控方式的新设想研究.pdf
- 电离层闪烁对测控系统信道的影响研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