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生态需求指标高度工业化
第五节 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 生态需求指标
高度工业化的发达社会,固然有着巨大的物质支撑与庞大的消费体系,但其支撑能力
和对应的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发展理念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其本身不可能健康地延续下
去。如果沿着西方这条道路永远走下去,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自己的“末日” (doomsday)。
因此,有两个基本的战略选择摆在我们面前:
其一,违背人类的精神准则,让不间断的灾荒、饥馑、疾病、战争和社会动荡一直伴
随着我们与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些危机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以特有的时间和
空间变化规律,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灭绝。
其二,各代人把自己生活的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最大限度地精心管理和优化
配置,以避免把任何潜在的和隐含的灾难留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在资源 、环
境和人口问题上,实施审慎的、人道的、智慧的和必要的开发、保护与调控,
从而真正地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要性,各国在关于“人与自然”
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所有领域中,都开展了实质性的行动。
随着人口规模的膨胀,我们从环境中所取得的资源总量和相应地回复到环境中的废弃
物(废气、废水、废渣)都在急剧地增加,再加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物质、能量的
需求,都加大了环境负荷的压力。有鉴于此,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早在本世纪70 年代初,
就积极地参加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紧急环境问题研究”讨论会。可以这样认为,这
似乎是1986 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前奏和准备。后来,英国著名生态学家 、英国《生
态学家》杂志主编哥德斯密斯(Goldsmith )等编著了《生存的蓝图》(A Blueprint for
Survival, 1972)一书,全面总结了这些有先见的科学家的思考,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
响 。该书被译成16 种文字,仅在英国就发行了50 万册。
在这个“紧急环境问题研究”讨论会上,与会的科学家们深入地探讨了全球“创建一个
能维持下去的社会”议题,即相当于15 年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在报告中一致
呼吁:显然需要一个计算“从环境中取出资源和产生废弃物污染环境”此种影响的定量方法,
由此产生了“生态需求”这一指标,并且被视作现代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先行者之一。生
态需求指标意指:“人类对环境所需一切的总和”。即从环境中开采资源的积极需要及各类废
弃物返回环境消极影响之总和。
二.人类活动强度指数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道夫尼尔在1983 年指出,可运用“发展度”和“感应度”来测量
和计算人对区域的作用。他建议使用城市人口百分比表达发展度 (DD) ,使用文盲人数的百
分比表达人对自然演替缺乏知识的感应度(DP)。他所选择的参数,其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在
此基础上,他运用联合国1977 年统计年鉴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 年统计年鉴中的资料。
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37 个国家作了详细的分析。分析指出。城市人口百分比与文盲人数百
分比恰好呈负相关。为了尽可能地作出有效的评价,用UP 代表城市人口百分比,用DN 代表
文盲人数百分比,由(UP-DN)/2作为一种社会指标。倘若该平均值低于50%,说明人为的作
用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理环境的容忍度,长此下去,必然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此时,应采取
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上述指标仅仅考虑了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这对一个地理环境进行评价是不够的
(Taylor, 1984)。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评价,还应包括地理环境中有关的自然因素。只有
综合考虑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才有可能得出更准确的结果。除已述及的人文要素外,拟选
择区域的气候和地形作为自然要素参加评价。于是提出一个称为“人为影响地理环境的强度”
指数,并用符号M 表示,则有
M (UP +DP) 1 R K ei S K rj
× (∑ R +∑ S )
2 100
i 1 j 1
(5.3)
式中:Kt——气候常数;
Kr——地形常数;
I 和j——分别表示被研究区域所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