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4讲: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教师版).docxVIP

高三语文第4讲: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教师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一、判断句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 ……者,……也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也①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者,……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4.……者也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5.无标志判断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④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⑤梁文即楚将项燕。 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7.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略讲)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8.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略讲)【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表被动的“于”字句例: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例: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辨析:①慈父见背 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见谅”即“请原谅我”)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例: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⑤其印为予群从 所得。 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不者,皆且为所虏。 ⑨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⑩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被”表示被动,构成“被+动词”的形式。例: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例: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②兵不克,执至白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⑥帝感其诚 ⑦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感斯人言。三、倒装句现代汉语中语序: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可以说,与通常顺序不一样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即谓语前置)。从语法功能上讲,前置的倒装句主要起强调的作用,而后置的倒装句则是古人的语言习惯。翻译这类句子,就要理顺表达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一)宾语前置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二)介词结构后置1、概念: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做补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做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三)定语后置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赤壁之战》)(中+定+者)C.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中+数量词)(四)主谓倒置概念:也叫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