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与戏剧本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宫廷与戏剧本文

明代宫廷与戏剧本文 译自〔日〕岩城秀夫著《中国戏曲演剧研究》(东京:创文社,1972年版)“第二部:宋元明时期戏曲之诸问题·明代宫廷与戏剧”第602-624页。原载京都大学文学部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编《中国文学报》第一册,1954年版。另外,本译文正文部分使用简体字,引用部分使用繁体字,脚注引用部分亦保留繁体字。特此说明。 \[日\]岩城秀夫 著 \[日\]长松纯子 译 一 在明代,戏曲已相当盛行。大量的新剧本陆续搬上舞台。这些剧本虽主要是以南曲即所谓的南戏为主体,但仍有一部分是继承了元曲的北方系杂剧。南北曲并行,戏曲文化相当繁荣。 那么为何这一时期,戏剧会如此兴盛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时代特征、社会风潮及文学倾向等。本文试图将明代宫廷作为其中一个考察因素,以阐明皇帝及宫廷内其他人对戏剧的关心。 明代天子中,关心戏剧的人颇多。与其说这是每位天子的个人喜好,到不如说是因于明代朝廷里的一片庶民性氛围所形成的。而这一切源于天子体内的庶民血脉,因为太祖正是出生于民间。这一点使得明代宫廷具有了与其他许多王朝不同的特点。《明史·太祖本纪》中记载: 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鍾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中略)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殁,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为僧。 由此可知,太祖家境贫苦,从先祖以来就多次徙居。生活窘困,以至于父母兄长去世后都无钱为其安葬,甚至曾一度入皇觉寺削发为僧。同样从布衣发迹的皇帝有汉高祖。但他任职了泗水亭长,所以明太祖的身份比汉高祖更微贱。这样的人物即使当做天子,禀性难移。因此他所喜爱的是具有大众性、低俗的东西。这样的喜好不仅体现在他个人自身,而且还延及后来的历代天子。所以,明代宫廷内充满着庶民氛围。 譬如,宦官蛮横专权是明朝特征之一。这是明朝天子厌嫌儒教、不尚读书人,但却宠爱宦官的结果。这样充满庶民氛围性的明朝宫廷更容易接受不被视为正统文学的小说戏曲之类。 二 若要论及明朝天子与戏曲的关系,首要提及的就是太祖。徐渭(1521-1593)的《南词叙录》)中有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记载: 我高皇帝即位,聞其名,使使徵之,則誠佯狂不出,高皇不復强。亡何卒。時有以琵琶記進呈者。高皇笑曰:“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既而曰:“惜哉,以宫錦而製鞵也!”由是日令優人進演。 虽然上述记载有点像小说。或是对《琵琶记》所收到的世间好评的一种传闻。但是若徐渭所述是真实的话,那么太祖就是明代朝廷中最早的戏剧爱好者了。在田艺蘅《留青日札》中也有类似上述的记载。可见,当时的老百姓认为太祖的性格确实如此这般。 李开先(1501-1568)的《张小山小令后序》(《饮虹簃所刻曲》所收)中有记载: 洪武初年,親王之國,必以詞曲一千七百本賜之。 洪武初年,分封亲王之际,太祖就赐给亲王1700本的词曲。由此,太祖内府上收藏的词曲之多可见一斑。 其他历代资料中也有关于太祖和戏剧的记载。谢肇淛(万历三十年·1602·进士)的《五杂组·卷三》中记载:太祖于南京建来宾、重译、清江等十六楼,以处官妓。朱竹垞(1629-1709)的《静志居诗话·卷三》中记载:太祖赐宴百官于醉仙楼。《明史·卷一三九·周观政传(附韩宜可传)》中也有记载。太祖愿使女乐进宫,当时监察御使周观政曾进谏: 嘗監奉天門。有中使將女樂入,觀政止之,中使曰:“有命。”觀政執不聽。中使慍而入,頃之出報曰:“御史,且休。女樂已罷不用。”觀政又拒曰:“必面奉詔。”已而帝親出宫,謂之曰:“宫中音樂廢缺,欲使内家肄習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太祖对戏剧颇为关心。但是,与此同时,他对演员施行了严格的身份限制,禁止演员与官吏来往。明·刘辰《国初事迹》中有记载: 太祖,立富樂院於乾道橋。男子令戴綠巾,腰繫紅搭膊,足穿帶毛豬皮靴,不許街道中走,止於道邊左右行。或令作匠穿甲,妓婦戴皂冠,身穿皂褙子,出入不許穿華麗衣服,專令禮房吏王迪管領。此人熟知音律,又能作樂府。禁文武官及舍人不許入院,止容商贾出入院內。 太祖禁止官吏与官妓交际往来,如若违抗,其罪仅次于杀人罪。明·王錡《寓圃杂记》(《金声玉振集本》中有如下记载: 唐、宋間,皆有官妓。仕宦者,被其牽致,往往害政,雖正人君子亦多惑之。至勝國時,愈無恥矣。太祖始革去之,官吏宿娼,罪亞殺人一等,雖遇赦,終身弗敘。此聖政之第一也。 依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是严格制限的。另外,《国初事迹》中有太祖把乐人投入水中的记载,前面已提太祖的庶民性格,此庶民性格有蛮横的一面: 太祖,命樂人張良才说平話。良才,因做場,擅寫省委教坊司招子,貼市門柱上,有近侍人言。太祖曰:“賤人小輩不宜寵用。”令小先鋒張焕縛投於水。 由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