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论7-药物相互作用
顺序 时间 量 I Ⅱ Ⅲ 配伍 外界条件 Ⅳ 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 中药+西药 e-Business Perspective 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 磺胺类药物 失效、血尿 碱性药物氨茶碱 阿司匹林、胃蛋白酶 酸性中药: 山楂 五味子 乌梅等 碱性中药: 朱砂 瓦楞子 海螵蛸 酸碱性的影响 降效 药动学方面的配伍禁忌 降效 1、中药酸碱性 鞣质+蛋白质 络合物 五倍子 诃子 石榴皮 胃蛋白酶 淀粉酶 多酶片 + 引起消化不良、纳呆症状,影响吸收。 4、含鞣质中药 人参、三七、远志、桔梗 酸性药物: 胃蛋白酶 维生素C 金属盐: 硫酸亚铁 次碳酸铋 5、含皂苷中药 + + 形成沉淀 水解失效 (drug interaction) 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 定义: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其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受到另一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临床联合用药意义: 1 提高药物疗效; 2 减少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3 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可延长疗程,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意义 * 联合用药数 (种)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5 4 6-10 10 11-15 28 16-20 54 联合用药种类数量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 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接受多个医疗单位或多名医师治疗的病人 多脏器功能障碍者 需长期应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病人 体外: 指药物在未用于机体之前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的作用。 注射剂混合注射时 体内: 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两个方面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胃排空 肠蠕动 肠道菌群 食物 胃肠道PH 离子的作用 生成络合物 吸附作用 药物的吸收 理化因素 生理生化 水杨酸类、巴比妥类、磺胺类、呋喃妥因、双香豆素、丙磺舒、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维生素C、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氨茶碱、麻黄碱、利血平、阿托品、咖啡因、异丙嗪、氯丙嗪、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四环素、红霉素、异烟肼、抗酸药等。 胃肠道pH的影响: pH 性质 酸性药物 碱性药物 酸性 解离度 ↓ ↑ 脂溶性 ↑ ↓ 扩散力(吸收) ↑ ↓ 碱性 解离度 ↑ ↓ 脂溶性 ↓ ↑ 扩散力(吸收) ↓ ↑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NO 离子的作用: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须合用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Text in here 肠道细菌 毒物毒素 药物 吸附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炭 解毒 影响吸收 除菌 有吸附作用的药物应相隔5小时服用。 胃排空 1 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使药物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药物吸收。 肠蠕动 2 抗胆碱药如“丙胺太林”延缓胃排空、延长药物在肠道吸收时间,产生增效作用。 肠道菌群 3 抗生素可抑制肠道菌群,减少体内VitK合成,间接使口服抗凝药活性增强。 胃肠的影响: 药物吸收主要部位:小肠上部 影响因素 药物效应 铁剂、青霉素V钾、卡托普利、利福平、异烟肼等 生物碱、铁剂、酶、洋地黄等。 灰黄霉素、呋喃坦啶、螺内酯、普泰洛尔、普陀洛尔等 占空间 缓排空 脂肪 茶、咖啡 食物的影响: 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药物的分布 结合型药物的特性: 1 不呈现药理活性; 2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 不被肝脏代谢灭活; 4 不被肾排泄 游离型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 是一种药物减少另一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置换 药物在蛋白结合部位的置换作用 被置换药物 置换药物 结 果 甲苯磺丁脲 水杨酸盐,保泰松,磺胺药 低血糖 华法林 水杨酸盐,氯贝丁酯,水合氯醛 出血 甲氨蝶蛉 水杨酸盐,磺胺药 肝毒性,粒细胞缺乏症 硫喷妥钠 磺胺类 麻醉延长 胆红素 磺胺类 新生儿核黄疸 产生结果:增强被置换药物的作用,它们的代谢及排泄亦增强,毒性增强,半衰期缩短。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酶促效应药物 酶抑效应药物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为最)、水合氯醛、格鲁米特(导眠能)、乙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