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北缘鄂博梁Ⅰ号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柴北缘鄂博梁Ⅰ号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周潇潇1 成丽芳2
1.浙江有色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院 绍兴 312000;
2.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信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在综合地震、测井、地质等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鄂博梁Ⅰ号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鄂博梁Ⅰ号地区的处于构造斜坡带,其形成和演化以挤压作用为主,区内断层主要为挤压性逆断层,早期断层控制鄂博梁Ⅰ号地区在挤压作用下形成断背斜构造,后期断层使该区地层在走滑作用下导致背斜西翼进一步抬升。平面上断层主要分为两类,大型断裂主要以北北西走向为主,主要控制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小型断层以东西走向为主,进一步切割鄂博梁Ⅰ号构造带,有利于形成构造圈闭。本区构造具有较好的继承性,整体构造形态表现为自西向东的低—高—低的特征,研究成果对鄂博梁Ⅰ号地区后续勘探开发以及其他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Ⅰ号;构造特征;构造演化
0 引言
鄂博梁Ⅰ号地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阿尔金山前牛鼻子梁斜坡带东北部,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缘鄂博梁—葫芦山构造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该区整体表现为早第三纪以来持续发育的大型盆缘古隆起,南倾北抬升,被分隔形成多个台阶,存在多个构造圈闭,可以形成构造—岩性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理清构造特征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该区的资源潜力和勘探潜力。
1 构造背景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一个大型中生代、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在其形成过程中周边环绕发育有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南祁连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强烈活动密切相关,中生代、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域几经开启与闭合,并不断向古亚洲大陆俯冲和挤压,导致柴达木地块以南一系列微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的多次拼贴,最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从昆仑山到喜马拉雅山等一系列褶皱山系以及青藏高原最终的大幅度隆升。
早、中侏罗世,柴达木地块由原来的挤压构造环境转变为伸展构造环境产生断陷,从而形成了中下侏罗统的断陷盆地。晚侏罗—白垩纪,柴达木盆地再度发生构造环境变化,即由伸展构造环境转变为挤压构造环境,发生沉积间断,并且使区域地层抬升剥蚀。进入早第三纪后,盆地由原来的强烈挤压转变为相对松弛状态,在间歇性应力状态下,盆地以整体沉降为主,这种作用一直持续到早第三纪晚期,并形成了一些逆冲断层,鄂东、鄂西等主要断层已经形成,柴达木盆地进入前陆盆地发育阶段,鄂博梁Ⅰ号构造已见雏形,但幅度很小。进入晚第三纪以来,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持续的碰撞作用,不仅造成柴达木盆地两侧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同时还导致西北侧阿尔金山断层的大规模左行走滑和阿尔金山的隆升,在地壳挤压和走滑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盆地内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活动,尤其是在晚第三纪中晚期,鄂博梁Ⅰ号构造幅度进一步加大,发生沉积间断,并遭受强烈剥蚀,呈现出现今的构造面貌。
2 断裂特征
多年的勘探实践证明,盆地内部的断层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圈闭的形成,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与断层有关的圈闭也是研究区主要的含油气单元。
区内断层发育,从断层的断距来看,全区断层的最大断距为2200m,最小断距为200m,一般为300~1400之间;从断层的延伸长度看,全区断层的最大延伸长度约为30.9km,最短延伸长度月为1.3km,大多数断层的延伸长度均在5~20km范围内。本区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以挤压作用为主,区内的断层均为挤压型逆断层。纵向上以下干柴沟组(E3)地层为界,发育深层和浅层两套断裂系统。深层断裂系统由基底断裂组成,向上大多消失在下干柴沟组(E3)~上干柴沟组(N1)地层中,均为基底卷入型逆冲断裂,控制鄂博梁Ⅰ号地区抬升而发展成断背斜构造;浅层断裂系统指发育于下干柴沟组(E3)及其以上地层的断裂组成的断裂系统,由浅层滑脱逆冲断层组成,导致背斜西翼进一步抬升,同时在滑脱断裂的上盘形成滑脱断裂控制的断滑背斜,下盘因地层起伏常形成受滑脱断裂遮挡的断鼻构造圈闭,成为柴北缘鄂博梁Ⅰ号地区断裂发育及其控制构造圈闭和油气藏的一个重要特征。
平面上区内断层从上干柴沟组起上下继承性较好,不同地层内,断层分布略有差异。从断层的发育规模来看,该区断层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断层主要呈北北西向展布,该组断层主要集中在鄂博梁高部位,大部分第一组断层的走向与鄂博梁高部位测线方向近乎一致;另一组断层主要呈东西向展布,该组断层在发育在工区北部和东部,整体表现为断层延伸长度、垂直断距相对第一组断层较小。
3 构造演化特征
从地层残余厚度上看出,在侏罗系及古近系,鄂博梁地区北高南低,沉积厚度及残留厚度南厚北薄;鄂博梁一号构造皱型形成较早,其中早侏罗纪(J1)中晚期即已开始形成,其因基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