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中药材临床应用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中药材临床应用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桂枝中药材临床应用体会 赵珊珊 郭伟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357-01 【摘要】 目的 讨论桂枝中药材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发表解肌,温经通阳。 【关键词】 桂枝 中药材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通常于春季割取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切段用。 [处方用名] 桂枝、嫩桂枝、桂枝尖、川桂枝、桂枝木、蜜桂枝。 [药材特征] 干燥的嫩枝,呈圆柱形,长15~100cm,直径0.3~1cm,外表棕红色或紫褐色。表面有枝痕、叶痕、芽痕,并有纵棱线、纵纹及横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有棕红色边,中心色较深。粗枝断面呈黄白色。气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桂皮油)1%~2%,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 [药理研究]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镇静作用:小鼠口服桂皮醛,可使其自发活动减少,并能对抗甲基苯丙胺所致高度的兴奋活动以及转棒试验所致小鼠的运动失调,还可延长环已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2)抗惊厥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桂皮醛500mg/kg,能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时间。(3)镇痛作用:桂皮醛对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有轻度抑制作用。(4)解热作用:桂枝煎剂、桂皮醛或桂皮酸钠,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 2.活血通经作用:桂皮油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多用对孕妇可引起流产。 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它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 4.止咳作用: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粘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 5.抗菌作用:桂枝煎剂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桂皮油及桂皮醛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和孤儿毒ECHO11均有抑制作用。 [毒性毒理] 肉桂煎剂小鼠静注的LD50为18.48plusmn;1.80g/kg。桂皮醛对小鼠静注、腹腔注射、灌胃的LD50分别为132mg/kg、2225mg/kg,小剂量的桂皮醛使动物运动抑制;大量则引起强烈痉挛,运动失调,呼吸急迫,最终麻痹而死亡。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用主治] 发表解肌,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痛,胸痹痰饮,经闭微瘕,水肿,心悸等证。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心寒,发热恶寒,头痛等症。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能向上向外透达营卫,发汗解肌而散寒。若治表虚有汗,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若治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发汗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血脉之功。用治胸阳不振之胸痹心痛,常与枳实、薤白配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风寒痹痛,肩臂肢节酸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若治经寒血滞,经闭,痛经,每与当归、川芎同用以通经活血,如温经汤;若中焦虚寒之腹痛,常与白芍、饴糖配伍,如小建中汤。 3.于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助阳化气,以行水湿停饮之邪。治心脾阳虚,痰饮眩晕心悸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小便不利,水肿等证,每与茯苓、泽泻配伍,如五苓散。 4.用于心悸。本品又可用于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之心悸,脉结代之证,多与炙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如炙甘草汤。 现代报道,可用于:1. 消化性溃疡:桂枝12克、干姜10克、白芍、黄芪、炙甘草、白及、海螵蛸各20克,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100例,治愈8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桂枝、甘草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羌活6克,水煎服。治疗20例,基本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3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 [炮制要求] 风寒表征,风寒湿痹,痰饮证,血瘀经闭,宜生用;虚寒胃痛等证,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温通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