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最最后PPT
治疗药物监测及其临床应用;快速血药浓度监测仪;目的要求;第1节 治疗药物监测 ;原因:
①个体差异。
②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
③疾病状况。
④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等等。
结论:针对病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才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
在没有TDM技术以前,很难做到个体化给药。因为临床医生缺少判断药物在体内状况的客观指标,也就无从找出上述因素中是哪些在起作用。; 如: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治疗浓度范围窄,过量时易引发心律失常,难以确定安全有效的剂量。
常规剂量给药出现如下情况:
(1)血药浓度过低,治疗失败,误认为是药物无效(或选择不当)
(2)血药浓度过高,毒性反应,被认为耐受性太差,放弃使用,或该例心律失常难以治疗。
实际:患者的心脏一直未能处于有效的药物浓度控制之下。 ; 多年来,国内外以充分肯定TDM对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作用。
例如:通过TDM和个体给药方案,使癫痫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心衰使用地高辛,中毒率达44%,经TDM及给药方案调整后,中毒率控制在5%以下。
;
TDM对药物治疗的意义:
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
3.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探讨新的给药方案4.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5.降低治疗费用6.避免法律纠纷
;二 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关系(TDM理论依据)
药物进入人体后,与受体形成可逆的结合, 产生药理作用。
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强弱和持续时间,与药物的受体部位的浓度呈正比。
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与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的药物浓度形成一个可逆的平衡,此平衡遵守质量作用定律,因此,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间接反映了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药物体内过程与血液中的药物的关系 ; 如:保泰松的抗炎有效剂量:
兔:300mg/kg 人:10mg/kg,
有效血浓度:都在10—20μg/ml之间
(《临床药理学》,李家泰主编)。
故药理作用与有效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药理作用与每日总剂量的相关性要强。
; 有报道:42例癫痫病人服用苯妥英钠,300mg/日时测得血清苯妥英钠浓度:相差较大
有效范围内(10~20μg/m1) 11例
低于10μg/m1 23例
高于20μg/ml 8 例
超过30μg/ml 3 例
;;开展TDM的必要性; 三、TDM的临床指征
(一) TDM的临床范围
不是所有药物或在所有情况下都需 进行TDM。
当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不必进行血浓监测。; 下列情况需要进行TDM:
⑴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如地高辛
⑵同一剂量可出现较大血药浓度差异的药 例:三环类抗抑郁药;
⑶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
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
⑷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⑸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某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的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⑹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辨别的。
⑺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
;临床常需进行TDM的药物如下表;分类;名称; (二)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指征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进行TDM的。
即使那些需要TDM的药物也没有必要进行常规监测。
TDM有其临床指征的,具体的指征因药而异。下列问题是进年来有关TDM临床指征的一般性原则,在决定TDM前应当明确。
如果下述问题都得到肯定的回答,则TDM将是合理和有意义的。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b. 药效是否不易判断?
c.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d.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e.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它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f.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
g.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四、TDM的实施方法;
2.采血时间和方法
确定采血时间需要考虑下述因素:
(1)单剂量给药时,选择药物在平稳状态下取血。
(2)多剂量给药时,在血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