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一三峡工程项目管理
案例一 三峡工程项目管理
一、项目概况
(一)历史背景
万古长江,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哺育了流域内数以亿计中华民族的子孙。
然而,在它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由于自然的变迁和人为的原因,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定的灾难。
上游泥沙被江水带到了中游平原河段,淤积于河道之中,洪水季节河床水位高出两岸陆地6-17米,
致使富饶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流域的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良田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治
理长江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愿望。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改良
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
想。
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
的勘查和测量,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
案。这是我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
1944年,在当时的中国战时生产局内任专家的美国人潘绥写了一份《利用美贷款筹建中国水力
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
1944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实地勘查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
告》,即著名的“萨凡奇计划”。
194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
处及三峡勘测处。
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正式签订合约,由该局代为进行三峡大坝的设计;
中国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美国参加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初步进行了坝址及库区测量、地质调查与钻探、
经济调查、规划及设计工作等。
1947年5月,面临崩溃的国民政府,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的实施,撤回在美的全部技术人
员。美国垦务局工程师福斯脱在写给中国同事的信中说:“伟大如三峡计划,中国自不能久置不问,
相信于不久之将来,定有兴工之一日。”三峡勘测处主任张昌龄在办理结束工作时也说:“我不希
望仅是一个梦——理想的天国,总有一天会在地上实现。”
1949年,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引起了重视。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
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
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1953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上游局党组向西南局财委的报告中提出,将来三峡水库的蓄水
高度可能在190米左右,请西南局向沿江城市和有关单位打招呼,不要在190米高程以下设厂或建
较重要的工程。西南局财委同意了这个意见。
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区损失惨重。这次
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1954年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在《关于治江计划基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
拟选在黄陵庙地区,蓄水位拟选为191.5米。
1955年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
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3月,在莫斯科签订了技术援助合同,第一批苏联
专家6月到达武汉。长委所属4台钻机和第七地形测量队先后进入三峡地区,开展测量工作。
1955年12月,周恩来在北京主持会议,在听取长委和苏联专家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后,肯定
了国内专家的意见,正式提出,三峡水利枢纽有着“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的独特作用,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
名诗句。
1958年3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流域和三峡工程的报告,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
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
方针进行工作。”
1958年3月30日,毛泽东视察葛洲坝坝址。
1958年6月,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第一次科研会议在武汉召开,82个相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汉中洋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音乐开学第一课.ppt VIP
-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产业链与价值链.pptx VIP
- 2025年四川高考理综真题(化学部份) .pdf VIP
-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植物妈妈有办法》公开课教学设计、逐字稿及说课稿.docx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一种具有新型组合密封结构的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泵.pdf VIP
- 嵌入式实验与实践教程—基于STM32与Proteus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