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身尺度与造型基础要素
汽车造型干涉因素 三视图里面的要点 车身最基本的外形尺寸参数 汽车设计中由设计师去确定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轴距、前后轮距、前后悬长和离地间隙等…… 1→0 0→1 各个参数都意味着什么,决定了车的哪些特性,从无到有进行发想和拟定则要考虑什么约束与干涉条件? 车长-度 车长 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使用方便性等影响最大的参数。※一般以长度来划分车身等级。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 [发动机舱空间+座舱空间+货仓空间(三厢)] 度:车长过大会给调头、停车造成不便。 4米长与5米长的汽车在驾驶感觉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中小型乘用车长4米左右,接近5米长的可算作大型车了。 轴距 车长确定后,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最重要的因素,绝大多数的2厢和3厢车,乘员的坐位都是布置在前后轴之间的。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直接得益的是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的脚部空间。 度:在行驶性能方面,长轴距能提高直路巡航的稳定性,但回旋半径增大,转向灵活性下降, 因此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必须作出取舍,取得适当的平衡。 前、后悬长 车长=前悬+后悬+轴距 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最短的悬长可以短至紧贴车轮,越为车轮半径1/2。 影响悬长因素:1悬长短-轴矩太长会影响灵活性,2要考虑机械零件的布局。前置发动机-前横置引擎前轮驱动 悬长过长-影响接近角+离去角=爬坡越障 例子=赛车+赛跑车 小型车 SUV 车宽-度 宽度主要影响横向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8M。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 度:车身太宽会降低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 前后-轮距 轮距直接影响汽车的前后宽度比例。与其它尺寸相比,轮距更受机械布局(尤其是悬挂系统类型)的影响,是造型设计师需要在很早期就确定的参数。 度:一般轿车的前轮距比后轮略大(相差约10-50MM),即车身前半部比后半部略宽。为什么? 在操控性方面,轮距越大,转向极限稳定性越高,很多高性能跑车车身翼子板+轮包造型都向外抛,就是为了尽量扩大轮距。 车高-度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重心(操控性)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M以下 ,比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低很多,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确保高速过弯时不会翻车。 度:小型车+MPV+小型一厢车→高→过 室内停车场高度 1.6M 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 最小离地间隙即车体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后驱车的离地最低点一般在后轴中央,前驱车一般在前轴。GTR的阻风板-防撞栏 度:离地距离不宜过低,确保汽车在行走崎岖道路、上下坡时的通过性,即保证不刮底。但离地距高意味着重心高,影响操控性。一般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30mm-200mm。赛道车最低至50mm。 汽车造型因素-1 粉紫色线上:腰线 注:国外把车窗低沿过度到车首尾的线叫腰线,将腰线一下贯穿车身的主造型线叫肩线,腰线和肩线之间的部分叫车肩,国内没有此类划分,统一称为腰线。下:底盘线 注:车底盘在车身外蒙皮包裹下形成的底部造型线左右:轮眉线 黄色线上:车顶线 注:顶棚轮廓线决定了车身的厢型与分类,是车身侧视轮廓的主要造型线。下:裙线 注:车身腹部的辅助造型线条,裙线也叫腹线。 汽车造型因素-2 轮眉式 轮眉式 轮眉式过度到轮拱式 轮拱式 轮拱式 轮拱式 轮拱式 轮包式 轮包式 轮包式 轮包式 轮包式 轮包式 独立轮体式 独立轮体式 * 尺度 首先要服从机械布局 要满足各项应有的功能,如必须具备载客、载货的空间等。 如何弥定具体尺寸? 侧线 线 腰线-后部结合后翼子板线+腹线 腰线/肩线+腹线的变化与均衡 腰线/肩线+腹线的造型变化与穿插 轮体 轮眉式 轮拱式 轮包式 独立轮体式 轮眉式 轮眉式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车用空调模糊控制ppt.ppt
- 车祸流行病学-第五章-队列研究5.13.ppt
-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距仪-全站仪.ppt
- 轨道下山绞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 轧板厂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
- 转本 powerpoint 2003.ppt
- 软件工程题库考试.docx
- 软件测试人员(.Net)3级培训.pptx
- 软件计算方法第二章.ppt
- 软件质量和测试的背景2.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