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论文 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
2004 年第 10 期
中央 —地方 —国有银行 —公众博弈: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
陆 磊 李世宏
(西南财经大学 610074) ( 中国银监会四川监管局 610041)
内容提要 :本文在回顾国有银行改革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博弈模型和分析 2003
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在中央 —地方 —公众 —银行博弈中的现实表现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
第一 ,鉴于中国产业、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政策性信贷需求不可能消亡 ,在缺乏其他转移
支付机制的前提下 , 国有银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第二 , 中国的国有银行具备五个基本性
质 :一是四家银行分化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 , 由此形成始终被忽视的初始条件;二
是国有银行是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传导渠道 ,行政干预成为必然 ;三是低效率是国有银行的
天然属性 ; 四是国有银行政策性损失与经营性损失具有不可辨别性;五是剥离不可能具备
一次性特征 ;第三 ,在政策建议上 ,本文认为工农中建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 ,为履行政策
性和金融稳定职能 ,工农两行应合并为“中国国民银行”,保留国有独资 ;而中建两行应单
独改制 ,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 ,最后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模式。基于以上结论 ,本文提
出对改革成本、注资安排和存款保险机制设计等模式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 : 国有银行改革 货币稳定 金融安全 中央 —地方 —公众 —银行博弈
( ) ( )
“结构性扭曲”distortions 和“重组”restructuring , 由此
一、引言 : 国有银行改革的 导致诸多文献在忽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对结构性
( )
逻辑及其评论 改革的迷信。比如Berg 等 1999 认为结构性改革是银
行转型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而各转型国家的初始条件
(initial conditions) 、宏观稳定规划是次要因素;De Melo
在国有银行改革中 ,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始终存在。
( ) ( )
等 1997 , 以及 Havrylyshyn 和 Rooden 2000 进一步证
第一 ,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否需要国有银行 ? 第二 ,如果
明 ,初始条件对银行转型绩效是重要的 ,但其显著性随
需要 ,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国有银行体系 ? 这两个判断
时间演进而递减。我们承认包括所有制、法人治理结
必然涉及改革的逻辑。
最近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开拓性文献来自张杰 构在内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但是怀疑结构性改革
的唯一性和最优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转型经济体
(2004) ,他证明了国有银行改革的政府推动特征、微观
经济基础与银行改革的高度关联性 ,并引发我们对国 采取了不同的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没有证据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