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知识8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基础知识8PPT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1、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饮食, 口苦、咽干、目眩, 脉弦。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半表半里证辨证要点: (1)必见寒热往来之症 (2)兼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 目眩、脉弦等症状。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3、半表半里证 的治疗 和解表里法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 参、夏、姜、 枣、草 八纲辨证 表里辨证 ★ (四)表里证的鉴别 表证 里证 病史 新病,病程短 久病,病程长 寒热 发热恶寒同见 只热不寒 或只寒不热 舌象 舌象变化不大 舌象多见异常 脉象 脉浮 脉沉或其他脉 八纲辨证 二、寒热辨证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反映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概括说明了肌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寒热辨证的意义 了解肌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判断疾病的性质, 为清热滋阴,或温阳散寒提供依据。 注意: 恶寒、发热 与寒证、热证区别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一)寒证 1、定义:阴盛 实寒证 阳虚 虚寒证 2、成因: (1)外感阴寒邪气; (2)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3)内伤久病,阳气耗伤。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3、临床表现:冷冷清清白滑迟 恶寒、畏冷、冷痛 阳失温煦 喜暖、肢凉、蜷卧 口淡不渴 痰涎涕清稀 小便清长 寒不消水 大便清稀 苔白而润 面色白、舌淡——————阳不运血 脉紧或迟————————寒主收引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寒证的辨证要点 1、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为其主要病机 2、脏腑功能低下,肌体失去温煦为主 要临床表现。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4、寒证的治疗原则 寒证的治疗原则是: 虚寒——宜温之(附子、肉桂等) 实寒——宜散之(生姜、桂枝等)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二)热证 1、定义: 阳盛 实热证 阴虚 虚热证 2、成因(1)外感火热之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4)饮食不节,积久化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津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3、临床表现:热渴红数二便结 发热恶热喜冷 阳热亢盛 面红目赤 火性炎上 口渴欲饮 痰涕黄稠 小便短黄 热灼津伤 大便干结 苔黄干燥 舌红脉数 热迫血疾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热证的辨证要点 (1)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 为主要病机。 (2)以脏腑功能亢奋,热盛津伤 为主要临床表现。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3、热证的治疗原则 热证的治疗原则是: 实热——宜清(白虎汤等) 虚热——宜补(六味地黄丸等) 八纲辨证 寒热辨证 ★(三)寒热证鉴别要点 寒 证 热 证 寒热喜恶 恶寒喜暖 恶热喜冷 口渴与否 口淡不渴 口渴喜饮 面色赤白 面白或青黑 颜面红赤 四肢温凉 手足厥冷 手足烦热 二 便 小便清长大便溏 小便短赤大便结 舌象 舌淡苔白而润滑 舌红苔黄而干燥 脉象 脉迟或紧 脉数 三、虚实辨证 虚实的含义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概括说明了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 * * 八纲辨证 ★(一)辨证的概念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的当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过程。 辨证的依据——即四诊等各种诊察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起因、病史资料、症状、体征、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 ★(二)证、病、症的区别 1、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 阶段本质的反映。提示病因、病机、病 位、病性、病势,为论治提供依据。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