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Background, Progresses and Recommendation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Background, Progresses and Recommendations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第24卷第12期 V01.24No·122014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背景、进展与有关建议
彭斯震孙新章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启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GSDR)编写进程是“里约+:0”峰会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
用的组织模式以及是否需要相应编写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基于中国视角,对GSDR编写进程提出了
若干建议:①报告应定位在“基于科学、面向决策”的评估报告;②以SDGs/Post.MDGs确定的优先领域为核心;③努力研究提出“数目
不多、易于量化、具有普适·|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④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国际专家工作组:⑤鼓励各国根据国情编
写“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西把可持续发展报告与高级别政治论坛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中国如何参与GSDR进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应的进展评估工作并定期编写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兮组织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GSDR编写进程。
关键词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里约+20”峰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高级别政治论坛
3
中图分类号X22,F0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2—0001—05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物质财 野中的“回归”,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环
富,同时也使资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对人类生存与发展 境问题的“总钥匙”。为从科学上支撑“里约+20”后续进
的威胁不断加大。20世纪印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开始反 程的推动和落实,“里约+20”峰会同时提出要启动“全球
Sustainable
思和探寻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从1972年斯可持续发展报告”(Global DevelopmentReport,
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至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GSDR)编写进程。鉴于编写GSDR关系到对全球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并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环发 形势的定位,关系到对SDGs拉-s3和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
议程(Post一2015
大会20年来,国际社会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 Development
性和防治荒漠化等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懈 估,关系到制定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的政策措施,因
的努力。然而,这些努力却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全球环境持 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政治集团和非
续恶化的趋势,也未能实质性缩小南北差距,全球环境与 政府组织正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并竭力对其组织模式和内
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为此,联合国于2012年6容框架施加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联合国启动GSDR进
月在巴西里约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大会(即“里约+20”峰程的深刻背景,综述了其总体进展情况,并基于中国视角
会)。峰会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进行了广泛而
1联合国启动GSDR编写进程的背景
又深入的讨论,最终通过了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
来》,明确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1.1 国际社会始终没有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而
(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构建新的全球可持又权威性的评估
续发展治理机制等战略举措…。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
“里约+20”峰会的召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视会,通过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使可
收稿日期:2014—09—09
作者简介:彭斯震,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分析对我国交通安全研究的启示 Revelation of Traffic Safety on In-Depth Investigation for Road Accident.pdf
- 交通拥堵问题的冷思考 Research on Traffic Jam.pdf
- 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问题探讨及改善策略分析 Analysis and Solutions of Traffic Problems in Mixed Transport Hub and Commercial Center.pdf
-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安全设计与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signing of Software Security in Traffic MIS System.pdf
- 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调查分析 Effects of Variable Message Sign Guidance Information on Driver's Route Choice.pdf
- 交通运输项目环评预测技术发展概述 The Adv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orecast Technology of Transportation Projects.pdf
- 京杭大运河苏南城市段表层沉积物铜、锌吸附特征及理论环境安全吸附容量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copper and zinc sorption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urban sections of the Grand Canal of China.pdf
-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Conten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Yangzhou Section ).pdf
- 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Evalu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Grand Canal.pdf
-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对承德外八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鸡冠山分景区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n Jiguanshan Scenic Points of Beijing-Shenyang High-speed Railway.pdf
-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及其敏感性分析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Snowmelt-runoffs in High Cold Alpine Areas an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m.pdf
- 全球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争论问题 Controversial Issues on Global Theory Research.pdf
- 全自动气体自燃温度测试系统设计及应用 Design of a Full Automatic Gas Combustion Temperature Tes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pdf
- 全面精细管理确保装置检修安全 GUARANTEE OF THE SAFE OVERHAUL OF DEVICES THROUGH OVERALL MANAGEMENT.pdf
- 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的应用分析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General Ventilation and Local Ventilation.pdf
-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局面--在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pdf
- 公交到站时间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Current Stud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us Arrival Time Prediction.pdf
- 公共信用视角下的安全生产模式及其信用机制 Work Safety Mode and Credit Mechanism i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redit.pdf
- 公共安全事故风险控制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两条线索 Two Clues for Risk Control Theory of Public Safety Research and Practice.pdf
- 公共建筑与住宅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技术分析 Analysis of technologies of non-tradit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public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