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策划 徐玉芳 一、新闻策划案例 揭开“中国第一月嫂”神秘面纱 “茶水发炎事件” “纸馅包子事件” 揭开“中国第一月嫂”神秘面纱 2003年2月8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本报记者谢湘、刘芳合写的长篇调查性报道——“揭开‘中国第一月嫂’的神秘面纱”,继此之后,报纸在2月9日至12日以“‘中国第一月嫂’报道追踪”为栏题,陆续发表了下列5篇文章: “谨防早期教育误入旁门左道” “他们成了被利用的工具” “‘中国第一月嫂’是这样塑成的” “稀里糊涂替月嫂作了一次宣传” “谁来管理月嫂” “茶水发炎事件” 中国新闻网记者和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007》记者一起暗访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是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6家公立医院里有4家是省级医院。 “随着人们健康知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不断增高,而现代医学的局限以及一些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使医患矛盾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 “2天时间,都是用同一杯茶叶水作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2家民营医院和2家省级医院茶叶水中没有被检出白细胞,另外6家医院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其中2家医院的化验单上显示,用显微镜也能看到白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 新闻小标题1:以茶水做试验 茶水“发炎“了 新闻小标题2:“茶水”是不可能发炎的 新闻小标题3:是有人在让“茶水”发炎 “茶水发炎事件”新闻报道部分原文如下: 这段时间,针对医院前来投诉的人很多:杭州的一位陈女士看了个小病花了两千多元,病历和药物的明细单都没有;一个医院口腔门诊部花四千块钱给患者装的烤瓷牙居然是个合金的假货;明明是一般的主治医师却偏偏说成是北京大医院来的教授、专家。这两天,本网记者和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新闻007》记者一起暗访了这些医院。仅仅化验一项得出的结论就让人不寒而栗。 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现代高自动化的仪器加上镜检,一杯茶水竟然“发炎”了。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这些医院的工作作风极不严谨,像这样的医院能让患者放心吗,谁又能排除这种“马虎”不会发生在患者身上呢? “纸馅包子事件” 07年6月初,訾北佳在《透明度》栏目组选题会上提出,曾接到过群众电话反映“包子有掺碎纸”的问题,引起栏目制片人的兴趣,遂被确定为报道专题。此后訾北佳先后在北京四环路一带进行调查。 据訾北佳供述,······始终没有发现包子的质量问题。由于选题已上报,压力很大,加之刚到北京电视台,既想出名,又想挣钱,而他本人调查的结果令其十分失望。期间,栏目主编以时限为由,催促其抓紧拍摄专题节目。于是,他化名“胡月”,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并以为民工购买早点的名义,要求来自陕西省华阴市的卫全峰、赵晓彦、赵江波、杨春玲等人为其制作包子。 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邀请其朋友、无业人员张沄江假扮工地老板,在朝阳区康家沟市场购买了肉馅、面粉等物后前往13号院,要求卫全峰等四人做包子。拍摄过程中,訾北佳要求卫全峰等人将其捡来的纸箱经水浸泡剁碎掺入肉馅中,制成包子喂狗。因效果不佳,便随机找到一名农民工,授意其编造了有关“肉和纸比例关系”的谎话,并编造使用火碱的台词,以增加视觉、听觉效果。 中宣部等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 2007年10月25日通报指出,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则均与公共利益相关,同是批评性策划报道,却带来了不同的社会反响。 新闻策划实践的差异加剧了理论界对“新闻策划”的争议。 二、新闻策划的相关争议 (一)反对意见: 1.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认为新闻根本就不能策划。新闻策划是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这是一种先有记者行为、后有事实报道的模式,是与新闻传播观念背道而驰的,。 2.反对策划新闻(事件)。认为新闻策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编辑部内对版面、栏目、专题、采访的设计、谋划;另一类策划是把新闻事件作为策划的对象和内容。认可第一类策划;但要防止第二类策划。 3.认为策划性新闻是媒体出于获取名利的自私、功利目的。 无牌“黄金跑车”违章停车引围观2011-3-31 (二)赞同意见: 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提升新闻的竞争力。 认为新闻策划具有多层面含义:关于某一重要事件或新闻热点组织专题报道或系列报道是新闻策划;确立某一时期的报道主题、报道思路是新闻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和评论是新闻策划;设计媒体以何种特色来吸引受众的”形象包装“也是一种策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