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的预报误差分析及思考-气象
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的预报误差分析及思考
郑婧 许爱华 孙素琴 许彬
江西省气象台,南昌 330096
摘要:利用常规及非常规气象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FS 再分析资料 (0.5°×0.5°),分析了 2016
年 6 月 19 日江西北部高空西北气流下特大暴雨环境场特征和数值模式误差,对比了相似形势的暴雨过程,
找出业务预报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是对高空 “干冷”西北气流南移、副高北抬的速度、低空西南急流加强
及前端辐合、上游移来短波槽、异常水汽条件的综合作用分析不到位,各类数值模式产品对降水落区预报偏
北、强度预报偏弱也影响了预报员对暴雨的综合判断;给出了预报这类特大暴雨着眼点和预报概念模型以
及订正模式降水的思路。
关键词:特大暴雨 误差 西北气流 低空急流 概念模型
前言
暴雨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季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提高暴雨预报能力、做好暴雨预
报服务、减少灾害损失是气象部门重中之重的任务。近年来,高分辨率云图、新一代天气雷
达、风廓线雷达产品、加密自动站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暴雨预报和研究中(蒋
年冲,2007 ;郭虎,2008 ;何群英,2009 ;东高红,2010 ;陈娟,2014,2015 ),通过预报
员对暴雨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数值模式循环同化方案的改进(刘君,2013 ;卢冰,2017 ),气
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预报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比较典型的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
预报员普遍已有较为系统的认识。过去的研究表明,暴雨是发生在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的
中尺度现象 (陶诗言,1980,2001;丁一汇,1993),南海季风涌、西太平洋副高、中高纬冷
空气的活动以及高原东侧的中尺度扰动对长江中下游的梅雨锋降水有重要作用 (倪允琪,
2005 ),边界层环境风有可能促使中尺度对流系统组织化发展(周宏伟,2011 ;王啸华,2012 ),
其中中 β 和中γ 尺度系统的结构和演变是暴雨天气出现所需关注的重点 (孙靖,2010 )。从
降水性质来看,暴雨多体现为对流性特征,以江西为例,2016 年 4-6 月江西区域暴雨日(全
省有 10 个国家站以上出现暴雨及以上量级)共计 13d,暴雨总站次达225 次,其中有 47.4%
为 6 小时 50mm 以上的短时暴雨。因此,开展对流性暴雨的预报技术研究,尤其是针对非
典型天气形势下的暴雨预报研究,对于提高暴雨预报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推动作用。
业务经验表明,暴雨多数发生于高空槽前,槽后西北气流通常被认为是发生雷雨大风、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有利条件,西北气流形势下的暴雨、大暴雨并不多见。臧传花 (2005 )
利用逐步消空法找出了西北气流下暴雨预报的指标集;张一平 (2014 )对一次槽后型大暴雨
伴多次降雹的强对流天气形成机制分析后发现,槽后西北气流下暴雨发生在大气层结极不稳
定的形势下,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露点锋对大暴雨的发生有加强触发作用;伍志方 (2011 )、
吴乃庚 (2012 )分别对槽后暴雨和槽前暴雨进行对比后发现,槽后暴雨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叠
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上,对不稳定能量释放起到增强作用,强降水发生在锋面南侧暖平流区,
资助项目: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6-036,CMAYBY2017-038 );
第一作者简介:郑婧 ,从事天气预报和相关研究. E-mail :397561016@
通讯作者:许爱华,从事天气预报和相关研究. E-mail :767634540@
而传统的槽前暴雨多数发生在切变南侧锋区附近。总体而言,由于与典型暴雨天气形势的区
别,且发生概率较小,针对西北气流下的暴雨研究较少,然而恰恰这类降水常具有历时短、
雨强大、易致灾的特点,同时数值模式对这种短时暴雨的预报能力有限,加上预报员对这类
暴雨的形成机制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漏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环流背景下、什么样的气象要
素条件,槽后西北气流才会出现大暴雨?如何在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中提取可用的预报经验指
标?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为更好地提高对该类暴雨天气过程的认识,加深对其中难点问题的理解,本文利用常规
及非常规气象资料、业务数值预报模式、GFS 再分析资料 (0.5 °×0.5°)对 “2016.6.19 ” 赣
北北部特大暴雨的预报偏差进行分析,并且与相似暴雨过程进行对比,以期对该类暴雨预报
提供参考,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预报中的实际问题。
1 降水特点以及预报误差
2016 年 6 月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