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OAI-PMH的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Angelfire.DOCVIP

构建基于OAI-PMH的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Angelfire.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基于OAI-PMH的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Angelfire

利用OAI-PMH构建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Digital Library based on OAI-PMH 周晓丹 李新伟 邢春晓 周立柱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北京 100084) Abstract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Digital Library (CACDL) i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ystem throughout China to utilize OAI-PMH to implement digital library interoperability, providing users location and discovery mechanism in metadata level.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introduce the OAI-PMH specification. And then we demonstrat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ACDL based on OAI-PMH. Moreover, this paper provides valuable solutions to various issues we hav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Keywords OAI-PMH, Distributed Digital Library,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 1. 引言 为保存和弘扬中华传统古文化,从2002年开始我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华文化数字图书馆全球化的关键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与美国NSF的CMNet[1]项目合作,研究基于因特网的中华文化数字图书馆的关键理论、方法与实现技术,包括我国古建筑、拓片、民乐等典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方法及其标引与规范,检索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的导航技术,互操作协议等,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为中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课题的合作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开发了中华古建筑、古拓片和民乐的数字图书馆原型,研究了各自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但最终都面临着一个重要挑战,即互操作和数据共享问题。如何将中国古建筑、古拓片和民乐等分布异构的系统和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如何向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统一的数据发现机制;而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协议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将异构、分布的数据集成起来。OAI-PMH协议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规范。本文的工作就是利用OAI-PMH,基于清华、北大、上交大原有的系统[2],集成了三家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构建了一个基于因特网的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服务。 OAI-PMH协议在国外数字图书馆界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NDLTD系统[3],将包括MIT, VT在内的8所美国院校的博士论文元数据集成在一起;再如NSDL系统[4],集成了64个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拥有1000万条数字资源。相对起来,国内OAI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中华古文化数字图书馆”是国内利用OAI构建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的首次成功尝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本文主要组织如下,第2节介绍了OAI-PMH协议,第3节描述了CACDL的系统构建,第4节给出了系统开发中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实现方法。 2. OAI-PMH简介 OAI-PMH全称为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5]最新版本为2.0,同传统的互操作协议如Z39.50相比,OAI最显著的特点是:提供一种“低门槛”(Low-barrier) [6]的方式,用收割(Harvest)的方法,尽量简单高效的进行元数据的集成。OAI同Z39.50的比较见表1。 表1 OAI同Z39.50的比较 比较方面 Z39.50 OAI 功能及复杂程度 功能强大、实现复杂 功能简洁精炼、实现简单 编码格式 二进制Bit流 XML/HTTP 适宜连接的DL数 少 多 互操作方式 联邦 收割 对异构数据的支持程度 弱 强 OAI的实施过程包括三类系统角色: Data Provider( DP ): 支持OAI协议的数字图书馆,按照OAI规定的格式将馆藏的元数据信息发布给Harvester。 Harvester: 按照OAI协议的格式,遵循定义好的元数据格式,采集多个DP中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格式集成起来,放在单一的数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