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SiO2胶体改性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中国涂料在线
纳米SiO2 胶体改性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高敬民 方冉 ( 西北师范大学 , 兰州 730060)
聂晓燕 (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 , 730000)
摘要 : 利用纳米 SiO 2 胶体等合成常温自交联苯丙乳液 , 讨论了纳米 SiO 2 胶体的添加量、反应温度、
引发剂量、聚合工艺等因素对乳液合成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 纳米 SiO 2 胶体 ; 改性 ; 苯丙乳液 ; 合成
1 前言
由于纳米材料的新奇效应 , 引起众多科学家对其深入地研究 , 发现了纳米材料的许多奇特的物理和化学性
质 , 进而将这些性质加以利用 , 衍生出许多优异的性能 , 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展。它加入到涂料
中的结果如何呢 ? 有的学者在涂料中添加了纳米材料后 , 得出了添加纳米材料反而不如不添加的结论 , 这
和纳米材料自身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不相符合的。针对这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 本文作了些探讨 , 基于纳
米材料奇特的表面与界面效应而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纳米材料随着粒径的减小 , 比表面大大增加 ; 粒径为
5nm 时 , 表面将占 50 %; 粒径为 2nm 时 , 表面的体积百分数增到 80 % 。庞大的比表面 , 键态严重失配 ,
出现许多活性中心 [1] 。利用纳米 SiO 2 胶体的表面与界面效应 , 用甲基丙烯酸及其酯、苯乙烯、反应性乳
化剂、交联剂、偶联剂等成功合成了常温自交联苯丙乳液 , 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2 实验部分
2 . 1 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 ) 、甲基丙烯酸 (MAA) 、丙烯酸丁酯 (BA) 、苯乙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偶联剂、
交联剂、 R-1 ~ 3 乳化剂 ( 以上原料均为工业级 ); 过硫酸氨 (APS) 、 NaHCO 3 、二叔丁基过氧化氢、甲
醛合次硫酸氢钠 ( 以上均为试剂级 ) 。
2 . 2 乳液合成
制备苯丙乳液时 ,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先合成种核 , 再将其余的预乳化液及引发剂溶液同步滴加到已制备好
的种核的乳液中 , 即可制得核壳型苯丙乳液。
2 . 2 . 1 核乳液的合成
先将水、部分乳化剂及纳米 SiO 2 胶体加入四口烧瓶中 , 开始升温 , 在 84 ℃ 左右加入引发剂溶液 , 待温
度回升到 84 ℃ , 开始滴加引发剂和核部分预乳化液 ( 为单体总量的 10 % ~ 15%) , 使其聚合生成种核。
开始时 , 预乳化液滴加速度要慢 , 引发剂滴加速度快 , 这样可以保持体系内乳化剂形成临界胶束 , 使纳米
SiO 2 胶体形成的活性中心吸附单体引发聚合。待乳液的蓝相均匀出现后 , 保持引发剂和预乳化液同步滴加 ,
1h 内滴加完。其不再有回流时 , 表明种核已制得。
2 . 2 . 2 核壳型苯丙乳液的制备
保温在 84 ℃ 将引发剂和壳部分预乳化液保持同步滴加 , (3 ~ 4) h 内滴加完毕 , 保温 1h , 然后滴加二
次引发剂 , 保温 1h 后降至 40 ℃ , 中和 , 出料 , 包装。
3 性能测试
按照国家标准对核壳型苯丙乳液性能进行了测 试 , 其结果见表 1 。
中国涂料在线
表 1 苯丙乳液性能
4 结果与讨论
测定聚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 其结果在 2960 ~ 2850cm -1 处出现了 — CH 3 、 — CH 2 的伸缩振动峰 ,
在 1729cm -1 处出现了酯键中羰基的伸缩振动峰 , 在 1600cm -1 处出现了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 在 (1680 ~
1620) cm -1 之间无伸缩振动峰。说明在该制备物中无双键存在 , 表明单体是化学接枝上去的 , 已经聚合成
高分子聚合物 , 而并非是简单的物理共混。
4 . 1 纳米 SiO 2 胶体加入方式
纳米 SiO 2 胶体加入方式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性能有较大影响 , 采用以下加料方式 , 其结果如表 2 所示。
(1) 纳米 SiO 2 胶体在制备种子阶段加入 ;
(2) 纳米 SiO 2 胶体在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加入。
纳米 SiO 2 胶体由于表面严重的配位不足、庞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欠氧等特点 , 使它表现出极强的活性 ,
很容易和丙烯酸酯羰基上的氧起键合作用 , 提高了分子间的键力。 (1) 加料方式由于纳米 SiO 2 胶体作为活
性中心 , 将丙烯酸类单体吸附聚合 , 同时由于纳米 S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污水处理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2022-2023版).pdf VIP
- 心内科典型案例分享.docx VIP
-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境商品清单1.xlsx VIP
- (完整)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pdf VIP
- 2025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1008-2016》.pdf
- 铁矿石基础的知识培训.ppt VIP
- 五、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doc VIP
- 三菱FX5U PLC编程及应用 课件 项目三 混料灌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实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