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驾驶-共85页
* 1、提问:你觉得人可以承受多少速度下的碰撞? ?没有系安全带时能支撑住的冲击力是时速7公里左右的冲力。 2、正确理解车辆的正面碰撞(2次碰撞): 第1次碰撞:两辆车的车体间发生的碰撞; 第2次碰撞:车上的部分与乘员间发生的碰撞。 与第1次发生碰撞的时间相比,第2次的碰撞时间只有其一半左右。 因此,与车身碰撞加速度(a)相比,人体碰撞加速度(a1)增倍。 顺便提一下 时速40公里撞在水泥墙上大约是30吨的力。 3、正确理解图上三条线的含义(自下而上的顺序) (1)在没有碰撞的情况下,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2)在碰撞的情况下,车身速度与车身碰撞加速度的关系; (3)在碰撞的情况下,人体速度与人体碰撞加速度的关系。 注(3)在图上显示的加速度不是(2)的两倍的原因是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两倍是理想化的状态。 * 1、介绍没系安全带的碰撞后的过程; 2、介绍系上安全带的碰撞后的过程。 3、介绍安全带的效果 在第2次碰撞时,有防止“飞出车外”或“强烈碰撞头部、胸部”的效果。 驾驶过程中发生死亡的过半是由于上半身负伤。 据交通部门统计,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带,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如果同时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但要完全发挥安全带的作用,一定要正确佩带安全带,并配合正确的驾驶姿势。 * 目的:通过这个视频说明其它座位安全带的重要性。 1、在放视频前提问:哪个座位是安全的座位? 冲击力会均等地发生在同车的每个人上,因此没有安全的座位。 后座的乘员与前坐的乘员发生激烈的碰撞。 同乘者会变成凶器,所以请劝告同乘者也系上安全带。 2、播放视频 3、安全气囊的效果 气囊从时速25公里左右的碰撞(水泥墙)开始发生作用。 40公里以上的碰撞,颈部支撑不住头部,存在头部与方向盘发生碰撞的危险。 气囊对保护头部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它是安全带的辅助约束装置。 所以,请先正确系安全带,如之前所说,正确的乘车姿势是很重要的。 * 提问:死角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变的? 答案是否定的! 1、随驾驶姿势变化; 2、随车型变化;(如奥德赛与飞度的死角不一样。) 3、随路况变化;(如在急转弯的路况的死角) 提示可以安装辅助工具(广角镜、倒车雷达等) * 1、观察图上可以看到: 发动机盖或车门、尾箱的阴影等车身构造上会形成车辆周边的死角,所以完全看不到阴影里的小孩。而通过斜视可以看到有很多小孩在玩耍,即使离了一段距离,也有可能因为看漏而发生事故。 做到安全驾驶必须: ?后退前,直接用眼睛确认停车场地或其周围有无障碍物。 ?用可以随时立刻停车的速度后退。 ?进行直接目视(原则)和镜子的确认,不能偏颇。 (补充)对小孩的教育也很重要。 2、更直观地说明车辆的死角是锥体。 * 1、驾驶者基本上都是从侧面镜子和倒后镜得到左右两边和后方的信息,这样得到的信息是不全面的。 2、用镜子也看不到、也有看不清的地方。 在这里,镜子里看不到并行的车辆。 3、介绍后视镜的调整方法: 左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右侧后视镜调整要领: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的2/3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水平摆中间、耳际放左边。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在镜面的左缘。 * 1、说明:支柱同样存在死角。 2、播放视频。 * 1、说明整个制动过程,特别对于反应过程的说明。 2、停止距离=反应所需的空驶距离+制动距离 V2 3、制动距离S = —————— 2μg S=制动距离(m) V=速度(km/h) μ=摩擦系数(一般情况下约为0.8) g=重力加速度(9.8m/s2) 4、可以让学员自行计算。 * 反应距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法,如汽车速度为30km/h,把时速的个位数去掉,单位变为m,再乘以3,即为反应距离:3mX3=9m. * 用四种速度(从快到慢)给学员体验不同速度下看物体的清晰度,从而引入速度与运动视力的关系 * 1、目的:通过运动视力与速度的关系图,提醒学员在高速时应更加注意。 2、授课要点: 1)即使在静止情况下视力很好的人,在运动的情况下,视力也会随着速度的提高而下降; 2)此表是一般人的运动视力与速度的关系图 * 1、视力分为静止视力和动体视力 定义:能够分辨细小物体形态的能力称之为视力; 在静止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