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区行

亲历了汶川8级大地震的余威,目睹了灾区抗震救灾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参与了宜宾人民勇跃向灾区捐钱、捐物、献血的多场活动,我带对灾区人民无限的牵挂。和我的一个同学买了云南白药、创可贴、蜡烛、方便面、面包、水和一顶帐蓬,开着的我雪佛兰小乐风向灾区出发了,想为灾区的同胞尽一份微薄之力。 从电视上了解到的交通路况,此次行程安排是从成都到彭州银厂沟-----什邡-----绵竹-----九龙镇-----汉旺镇。出发前,我们做了一条放在引擎盖上的红色布标,写着“抗震救灾”的标语。从宜宾出发时,没有挂出来,是生怕别人觉得另类,有招风之嫌,但是上了高速以后,我们随时看得到打着“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同灾区人民在一起”等标语,满载着救援物资的大小货车向成都方向快速行驶,其中五粮液酒厂的物资运送车就有好几辆。到达成都绕城高速以后,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挂着抗震救灾标语的各种车辆,包括私家车。看得出来都装得很重。车压得很低,行驶较慢。看着络绎不绝车辆驶过。我由衷地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为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感到自豪。 成彭路上,我们走的是老路,因为高速要让给更多外省来运送物资的大型运输车辆。途中,我成都的朋友骆明知道我去了灾区,问我到什么地方,说他也做了志愿者,同很多朋友一起,买了很多物资,开车去了三次灾区。现在灾区还特别缺口罩、蜡烛和帐蓬,地震后的场面实在太让揪心。每次去都觉得因为救援的现场很紧张,前两次去他都憋着没有流一滴泪,当天从什邡回成都路上他哭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汉,用泪水祭奠地震中离我们而去的同胞,用行动帮助地震后幸运的生存者。 到了彭州市区,我们几乎看不到地震的痕迹。房屋整齐地挺立在原地,人们的生活有条不紊,我们的车是宜宾牌照,并挂了抗震救灾的布标,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客气,热情地打呼和指路。到几个超市去买口罩都被告知售完,最后只买到5个口罩,这类物资的紧张,可见当时民众救援的力度之大。银厂沟是国家级旅游区,也是这次受灾很重的地区,去银厂沟的路上,我们开始看到有些房屋垮塌,公路被大石压坏,越往前开,看到受损越严重,距银厂沟越十多公里的地方就进不去了,只好往回赶,时间是下午七点多钟,我们很少看到路边有需要帮助的灾民,听说有更需要物资的其它地方,我们也没有捐出很多东西,想第二天再送去别的地方。只是搭了两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回彭州,其中一个是凤鸣湖的一个发电厂的领导,地震已经让她们一无所,身上是震前就穿着的衣服,脚上穿的是政府送的一双农村常用的军绿色胶鞋,丈夫已在地震中遇难,去彭州市检查院找她的亲戚。送她们到目的地后,天色已晚。于是我们便在彭州住下,准备第二天去什邡。 在彭州的当晚,我们了解到,这次地震称为龙门山大震。是由于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断裂引发绵延长约500公里,宽达70公里,规模巨大,沿着四川盆地西北缘底部切过,位置十分特殊,地壳厚度在此陡然变化,在其以西为60~70km,以东则在50km以下。认的一块“宝地”。 由于担心去绵竹汉旺的路被阻断,晚上我们联系上了退休后定居在彭州市的高中语文老师郑庆龄老师。想让他给我们指一条畅通的路线,没想到郑老师主动提出与我们同行,并准备了几张新棉絮和一包衣物要送到灾区,由于车内已经装满物资,只能用绳子绑在车顶,我很高兴,我的乐风车终于发挥了作用。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地吃了早餐就出发,根据郑老师的意见,我们从彭州市经升平镇这条便道先到什邡。刚出彭州市区,便碰到个个二十多岁女孩很急切地招手要搭车,因为看到我们车引擎盖上有“抗震救灾”的布标,问我们是不是去灾区的志愿者,她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小杨,也要到升平镇去当志愿者,虽然车已经太挤,但还是很费力地把她装上了车。车上她给我们讲,从什邡送到升平镇治疗的伤员很多。她们主要是帮救助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分发物资、照顾伤员、搭建帐蓬等。她们学校出来当志愿者同学也很多,分布在灾区的每一个地方,做着应该做的各项工作。到了升平镇,我们开始看到有一些房屋受损,很多伤员从什邡送来,医院和政府都布满了人,有很多志愿都一眼能看出来是大学生,场面虽然很紧张,但各项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里,小杨也找到了她的志愿者同学们。她们因为没有车,只能就近工作,并嘱咐我们尽量到一些较远的地方去。因为这些地方可能更需要人和物资。什邡市区的灾民安置点 升平镇往什邡的路上,灾情越来越严重。部分房屋跨塌、公路出现裂缝、桥梁受损……。这条路虽然不是主路,但是车辆还是很多,各地车牌、各种车型都有,共同的是车上都贴有“抗震救灾”的标语。有的一个车队就有三四十辆之多。 到了什邡市,看到街边空旷的地方都搭满了民政救灾帐蓬,有些是市民用塑胶纸自已搭建的简易帐蓬,里面住满了人,原先的楼房屋基本都变成了危房,没有人住。街上的医生、军人特别多,都显得非常忙碌,还有防疫人员沿街濆洒消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