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诗三首课件1 语文S版.pptVIP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诗三首课件1 语文S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 古诗三首课件1 语文S版

谢 谢 古诗三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 tán ) 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luó)。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迷迷蒙蒙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月明星稀 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 读一读 洞dòng 庭tíng 和hé 潭tán 磨mó 螺luó (洞庭湖) (庭院) (和谐) (潭面) (磨石) (青螺) 读一读,写一写。 和: 秋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远远地看; 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1.诗的题目有什么含义? “望”字表明是远看, “望”的对象是洞庭湖。 2.诗人望洞庭是在什么时间?从哪可以得知? 秋天的夜晚。从“秋月”二字可知。 诗词赏析 3.“两相和”是指谁与谁相和? 湖光和秋月。 4.“潭面无风镜未磨”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 5.这面“铜镜”还没有打磨,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因为潭面在月光下不真切;二是因为浩瀚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诗词赏析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 jú shè biàn jiàn piān 菊 舍 遍 渐 偏 菊 花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人。曾经做过宰相,是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 1.“秋丛”的意思是什么? 指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的意思是什么?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陶渊明是晋朝大诗人,他喜爱菊花。 3.“日渐斜”的意思是什么? 太阳渐渐地偏西。 诗词赏析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诗人强调了“偏爱”的自然因素,即“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致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开。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就没有别的花可欣赏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更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枫 桥 夜 泊 (唐)张继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寂寞的夜晚,四处漂泊的诗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看着月亮西沉,听着乌鸦啼叫,面对点点渔火,加上夜半悠长的钟声,诗人难以入眠,只有忧愁相伴,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家乡的亲人?自己的前途?还是……请你猜测一下诗人的心理,写一写他的心理。 诗歌大意 停泊 忧愁 苏州 城市 寒山寺 钟声 啼叫 这句诗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寒 山 寺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