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Ka波段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分析
许洪杰 张永鸿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610054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K]Ka波段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和仿真过程。通过电磁仿真软件
ADS和HFSS,对KJKa波段二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分别用薄膜电阻和普通贴片电阻来实
现)和不使用隔离电阻的功率分配网络三种形式进行了仿真设计。对隔离电阻的仿真模型作
了较详细的分析,为下一步的加工,调试工作打下了基础。从仿真结果得到:分别在
19GHz~22.5GHz,29.2GHz~33.4
GHz的频率范围内,插损小于0.2dB,各端口的反射系数和
两输出端口间的隔离均优于-20dB。 .
关键字: Ka波段威尔金森功分器隔离电阻
1.引言
各种形式的功率分配器是构成微波集成电路的基本电路,它是将输入信号功率分成相等
或不相等的几路功率输出的一种多端口微波网络,广泛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多路中继通信机
等微波设备中。早期的分配器由矩形波导及其ET分支构成,这种波导型分配器功率容量大,
适用于大功率场合,但体积太笨重:在小功率场合下多使用微带电路实现的功率分配器,它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良等特点。
威尔金森功分器由于其自身结构紧凑、电路对称、平衡性好、损耗低、带宽宽、集成度
高的特点,在毫米波微波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毫米波频段,大多采用薄膜电阻Ⅲ来实现。也有少数文章提到,使用普通贴片电阻乜㈣,
但效果较差,文献[2]中提到,在30GHz时,贴片电阻至少引入了o.3dB的损耗。文献[4],
研制不加隔离电阻的宽带功分器,在9个倍频程内,性能良好,但隔离度很差。本文对上述
三种结构分别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做出比较。
2.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基本原理
典型的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基本结构如图l所示15J。输入和输出传输线特性阻抗都是zn,
信号从l端口输入,通过两段1/4波长传输线分为两路,再经过l/4波长阻抗变换器,最后
从2,3端口输出。跨接在A,B两点上的电阻R是为了得到2,3端口之间的相互隔离。
2
l
3
图l威尔金森功分器的结构图
通过奇偶模分析法,对该网络进行分析,得到图中各参量的值:
Z2=Z。瓜丽.Z3=Z。9-。
z。:辜,
Z4=Z)瓜。 : 0k R=ZoTl+k2。
其中,Z。是输入输出端的特性阻抗,k是2,3输出端功率分配比,R是隔离电阻。
3.不含隔离电阻的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分析
在工作频率较高时,例如毫米波频段,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将出现很多困难,电路中
的诸多不连续性,尤其是隔离电阻的实现方式(贴片电阻的寄生效应以及薄膜电阻的加工工
序复杂,加工周期长)。在一些对隔离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采用不含隔离电阻的结构,
下面对不含电阻的二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结构(如图2所示)进行了分析。
Zo
2
3
Zo
图2 不含电阻的二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结构图
根据无损三口网络的特性,三个端口不能同时得到匹配。对该三端口网络进行s矩阵
由互易性和对称性:
S2=S2l,墨3=S3l,S2=S13,j
S22=S33,S232S32。
由于网络无损,S矩阵满足【S】.[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