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平板太阳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管式平板太阳能

集热系统的热管式革命 平板系统的市场研究 优点: 1、几乎免维护 2、可集环境温度 3、利于建筑一体化 经过代代改进,目前为欧美主要流行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专用钢化玻璃盖板,透光率更高、坚固性更强。整体安全性更高,日常不需维护,其寿命可达二三十年,更随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进一步推广和相关技术逐步成熟,平板产品显示出一定的回头趋势。 平板系统的市场研究 缺点: 1、散热(即是集热器,又是散热器) 2、堵塞(垢、锈、生物附着、气堵等 ) 3、防冻防霜(北方防冻,南方防霜 ) 4、排空(平板排空理论与实际的问题 ) 5、焊点(焊点漏水、主支管间膨胀龟裂 6、汽化(水汽气化形成的避阳现象 ) 7、倾角大(平板需要37℃--45 ℃ 难平铺) 如何解决? 1942年前:简单的二相热虹吸管 J. Perkins及他的孙子L. P. Perkins发明并改进了“Perkins tube”即热虹吸管——简单的重力热管。 1942~1970年:发明热管并成功应用于航天事业 1942~1944年,R. S. Gaugler提出了现代热管的原理,但未实际应用;1963年,G. M. Grover再次提出了这一原理,并以热管命名;六十年代,成功应用于空间飞行和原子反应堆; 七十年代至今:热管在地面上各领域的应用蓬勃发展 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在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便从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太阳能系统的热管现状 平板太阳能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热管? 平板太阳能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热管? 利用微热管阵列技术,每平米200—400根独立运行的微热管—高传热性,高可靠性; 可变发射率高效吸热涂层技术—高适配性,防过热; 太阳能吸热部件与水路干式接触技术—无焊接,无泄漏,无结垢,无冻结; 独特热交换水路设计技术—高承压,防结垢,防冻结,无焊接,无泄漏,高可靠性; 微热管阵列玻璃真空管集热技术。 专利技术 平板太阳能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热管? 表面热传导率高: 是同样金属材 质热传导率的一万倍; 单位面积换热量大:是具有同样 表面积的传统圆形热管的换热能 力的10倍; 承压高:是传统圆形热管的10倍 以上; 面接触:平板热管,易于和其他 构件形成干式面接触,换热面积 大; 微热管阵列玻璃真空管集热技 术; 热水系统的防过热技术。 专利技术 热管式平板 传统平板系统的原因 1、散热(即是集热器,又是散热器) 当环境温度为5℃时,当水箱内水温为45℃时,当太阳能光辐射量等于630MJ/m2,平板此时的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基本相当。而北方地区(光辐射量三类地区),在冬季的时候,光辐射平均量在670~650 MJ/m2,而最大光辐射量为760 MJ/m2。所以在北方的工程中,基本上很少使用平板太阳能。 传统平板系统的原因 2、堵塞(垢、锈、生物附着、气堵等 ) 北京市的自来水标准是 450mg/ L 以下,北京市区的一般地区以碳酸钙计为243~385mg/L,北京南城水质较差,应该超过390mg/L。 如果按300 mg/L(碳酸钙)来算,每吨水有300g;按十吨系统,一年来算,那么就是最大能产生多少垢: 365天×10吨×300mg/L=1095(Kg) 传统平板系统的原因 3、防冻防霜(北方防冻,南方防霜 ) 1、关于防冻的问题,就是为了解决上面的散热问题。 2、防霜问题的,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当然:当物体表面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高时,过饱和后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并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传统平板系统的原因 4、排空(平板排空理论与实际的问题 ) 1、系统用的平板基本都是盲管形式,想做到排空基本是不可能的。 2、特别是平板内管道粗细变化过多,所以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同平面,所以系统内存水是必然的。 新型平板系统的方案 热管为重力热管,所以只吸热,不散热,耐受区间220℃到-120℃ ;解决了系统本身的散热问题。 受热体只传导热与系统内的水不互通;无任何盲肠问题,所以不会产品支线管道的垢、锈、生物附着、气堵等 集热器在不集热时与外界温度相同,很难产生结霜问题。 只有一个DN25的水流通道,可做到全排空。 专利技术 传统平板系统的问题 5、焊点(焊点漏水、主支管间膨胀龟裂)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