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与义务.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义与义务

情义与义务 关于“恩”的中西文化差异 东方各民族总认为自己是历史的负恩人。崇拜祖先是一种仪式,表示人们承认对过去的一切欠有巨大的恩情。不仅如此,他们欠的恩情不仅是对过去,而且在当前,在每天和别人的接触中增加他们所欠的恩情。他们的日常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报恩感。日本人眼中品德高尚的人绝不说不欠任何人恩情,也绝不会轻视过去。在日本,所谓“义”就是确认自己在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既包括对祖先,也包括对同时代的人。 西方人极端轻视对社会欠恩,尽管社会给他们以很好的照顾,教育,幸福生活,包括他们的降临人世。 了解这种差异的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这种差异在日本的情况,我们才能理解日本人在战场上那种极端的自我牺牲精神,理解日本人那种易怒的态度。 负恩使人非常容易动怒,也使日本人肩负巨大责任。 “恩”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恩”这个词有多种用法,其中有一个意思是通用的,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和重负。“恩”不仅指受恩者所欠的一切,而且还意味着对所欠恩情的回报,但其本意是负债。 日本人把恩分为各具不同规则的范畴:一种是在数量上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即“义务”;另一种是在数量上相等并在特定时间内偿还的,也就是“情义”。 两个概念的外延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就像必须报答义务一样。但是,“情义”所要求的义务和“义务”所要求的义务分属不同的系列。 义务:忠,孝,任务。 情义:对社会的情义(对主君,近亲,非 近亲,他人的义务) 对自己名声的情义(受到侮辱或遭到失败有洗刷污名的义务;不承认自己专业上的失败和无知的义务) “情义”——日本所特有的范畴 “忠”与“孝”是日本与中国共有的道德规范,也许内涵稍有不同,但与其它东方各国所熟悉的道德性要求仍有某种渊源类似点。“情义”则既与中国儒教无关,也非来自东方的佛教。 一本日语辞典对“情义”的释义:“正道,人应遵循之道;为免遭世人非议做不愿意做的事。” 所带感情色彩和使用人群的区别 义务:总是指对其骨肉近亲,或者对代表其祖国,其生活方式及其爱国精神的最高统治者所应尽的一系列责任。尽管某些特定行为也会使人“不愿意”,但“义务”的定义中绝不会有“不愿意”做的意思。 情义:包括对姻亲家属应负的一切义务,既适用于对配偶的 亲属,也适用于对亲属的配偶。对情义的报答充满了内心的不快。 “情义”的重要性 不了解情义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日本人在谈及行为的动机,名誉以及他在本国所遇到的各种麻烦时,都经常要说到“情义”。 社会的情义 社会的情义可以大体描述为履行契约性的关系。在日本,婚姻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契约关系。对配偶的家庭终身履行契约性义务,就是“履行情义”,其中最沉重的是对安排此项契约的父母的情义。 对伯父母和甥侄的义务也属于社会的情义。这是日本和中国在家族关系方面的一个重大差异。在中国,很多这类亲属,以及比这还远的亲属也分享共同的资源。但在日本,这类亲属则是“情义”关系,亦即“契约上”的关系。 “情义”的重要内容 与对姻亲的情义相比,大多数日本人更重视的重大传统“情义”,是武士对君主及其同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重视名誉的人对其上级及同辈所尽的忠诚,即武士的德行。 同时,对自身名誉的追求,使得个人遵守“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各种繁琐礼仪的要求,能够忍受痛苦,在专业和技能上维护自己的名声。 怎样使用“情义”与“义务”来理解和推测日本人在战败后的态度和行为 因此,在战争中,只要接到来自上级的命令,日本士兵就会拼死奋战,很少有逃兵或降兵。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在“尊奉圣意”,让“陛下”放心,“为天皇而献身”,在效忠,这是自己的义务。同时,这也是对将领和战友的“情义”所在,是一种武士的德行。拼死作战也是服从了战士的天职,是为自己赢得名誉,赢得尊敬。 怎样使用“情义”与“义务”来理解和推测日本人在战败后的态度和行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先皇的敕令一下,日本人也会老老实实承认战败,接受占领。这种180度的大转变,美国人很难理解是真实的。多数的日本研究者认为,在日本人眼里只有胜利和失败,失败就是侮辱,一定要以拼死的暴力进行报复;某些人则认为,日本的民族性使他们不可能接受任何媾和条款。这些日本研究者就是不懂得“情义”与“义务”。他们在众多为保持名誉的各种抉择中,只挑出复仇与侵犯这种显著的传统程式。却没有考虑到“先皇”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人们以服从先皇的指令为“义务”。如果战败,则只是证明了一种方式的失败,说明侵略到底不是赢得名誉之路。日本人就会另外寻找侵略的根据。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而作为一个战败国,他们做出一个战败国应有的姿态,在他们看来是应该的。 对全书的总结 写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