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传统住宅厅堂的类型与布局关系——以东杨安浜吴一鹏故居为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江南传统住宅厅堂的类型与布局关系——以东杨安浜吴一鹏故居为例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 要】江南传统住宅在中国的居住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厅堂作为住宅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其结构美学、类型的划分、整体的布局,使传统文化在其中充分体现。本文以苏州市东杨安浜吴一鹏故居为例,此故居为官式建筑,其厅堂种类丰富,保存较为良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此案例的剖析,梳理厅堂在建筑整体中的布局关系,探讨厅堂在空间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住宅;江南;厅堂;布局关系;吴一鹏故居
引言
“厅堂”在如今泛指在住宅中聚会、待客的公共空间。“堂”起源早于“厅”,《礼记bull;王制》中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表明“堂”可以体现房屋主人的社会身份以及其建筑等级。《论语》中写道: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可见传统建筑中前堂后室的建筑关系自古就存在。“堂”不但是建筑空间的代名词,还可以作为家庭的符号,对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厅”古代同“听”,在表达建筑空间时作为听事的场所。如今“厅”与“堂”的区别已逐渐淡化。
厅堂在整个住宅中作为公共空间,往往占据着重要的空间位置。通常建筑体量、规模越大厅堂的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不同的厅与堂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属性。
一、江南传统住宅厅堂的功能分类
江南地区的传统住宅多为庭院式住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也被赋予严密的等级制度。住宅根据主人的权贵可形成不同尺度,通常在建筑的纵深就有数进。厅堂在整个建筑中成为了礼制的中心。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厅堂的数量也不相同。从大门开始依次分布着门厅、轿厅、正厅、女厅,较大的住宅在两边的轴线会分布着花厅、楼厅、祭祖厅等。
在江南地区达官显贵之人都拥有着私家园林,而园林的厅堂相对与住宅厅堂造型更加丰富,主要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鸳鸯厅、四面厅、荷花厅等造??别致的厅堂,都出自于园林。[1]总体上江南地区传统住宅中的厅堂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划分,主要有待客类厅堂;聚会厅堂;礼仪厅堂;祭祖厅堂。在一户传统民居中,作为堂的空间不止一处,规模较大的堂有主次之分,正堂是祭祖、拜佛、会见贵宾的场所;次堂则供一般会客和家庭起居之用。在规模较小的民居中堂的功能趋于综合。
[2]在《营造法原》中的第五章对厅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类,按照构造不同可分为扁作厅、圆堂、贡式厅、船厅回顶、卷棚、鸳鸯厅、花篮厅、满轩;若按其功能不同可称为大厅、茶厅、花厅、对照厅、女厅;按照不同的层数我们也可分为厅堂与楼厅。
二、吴一鹏故居中的现状分析
2.1 吴一鹏故居的现状
东杨安浜吴一鹏故居位于苏州市历史街区,坐北朝南,南临东杨安浜河,东临山塘河,是苏州市现存的老宅之一。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古民居》中,提到吴宅占地58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5740平方米,临时建筑1100平方米。[3]而在吴宅墙面的简介上提到的吴一鹏故居占地4896平方米,建筑面积5468平方米。《苏州古民居》中的图测绘于2004年之前,而山塘街开发于2004年以后,推断墙面上的简介可能为修缮后安放。所以我以《苏州古民居》的图为基础,根据实地对比测量重新绘制了吴一鹏故居的平面。
2.2 吴一鹏故居的历史背景
经当地居民得知吴一鹏故居原被苏州市茶叶厂使用,是座五落五进的大宅,房屋近百间。吴一鹏(1460年至1542年),明弘治六年担任进士,被选作庶吉士。[4]可见吴一鹏不但是一名才子,还是明朝内阁人士。但不幸的是故居中的玉涵堂(俗称阁老厅)在道光年间变成了戏场,袁学澜感叹道:“袍笏登台劝客觞,歌楼舞馆枕山塘。人间富贵原如梦,阁老厅高作戏场”。之后多次经过改造,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大的柱网关系结合早期的测绘资料来分析其中的空间布局。
2.3 吴一鹏故居的开发利用
现在的吴一鹏故居已被开发成景点,如今的住宅总平面图较《苏州古民居》中的平面图已有较大变化,not;曾经西北角的大量临时建筑,以按照记载中的园林进行了还原。西南侧的临时建筑已被开发成邮票博物馆。由于东边第五路已作为商用,房屋结构已经改变,故以苏州古民居中的平面图为准。中路建筑保存最完整,完全按照房屋的原状进行了复原。
三、吴一鹏故居中的的厅堂
3.1 吴一鹏故居的厅堂分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