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李清涛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敏性休克-李清涛PPT

休克的治疗 基本原则: 治疗开始越早越好,最好在血压降低出现前,紧急判断指标有神志/尿量/甲床再充盈速度/血乳酸/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血PH值等的动态变化即可表明休克的存在. 对不同类型的休克,在不同阶段要针对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给与适当的处理:补充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消除微循环淤滞及纠正酸中毒原则. 3. 密切观察患者,尤其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心、肺、肾功能的改变情况。随时调整用药,并给与持续器官功能支持. 4. 在紧急处理休克的同时(升压和补液是最基本的),积极治疗原发病. 休克的治疗 目的: 改善全身组织的血流灌注,恢复并维护正常的代谢和脏器功能,不是单纯的提升血压。 综合判断休克状态。 休克的治疗 判断休克状态: 血压80/50mmHg,患者四肢温暖、脉压正常、皮肤红润不紫、尿量正常,提示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情况尚好 收缩压超过90mmHg,但脉压低、四肢冰冷、皮肤苍白、尿量少,提示微循环和组织灌注情况不佳。 过敏性休克概念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是1902 年波特医生﹝Dr. porter﹞首创之名词延用至今。 当时是敘述一种原來完全无害的物质,经注射入体内数次后,突然变得具有强烈反应,甚至休克死亡之物。当时无法解释此现象。 概念: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致敏个体而产生的IgE介导的严重的以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及呼吸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速发变态反应。 病因 1.青霉素 2.头孢菌素 3.化疗药 4.中药 5.造影剂 6.昆虫(蜜蜂、黄蜂、虎头蜂) 7.血制品 所有针剂药物 发病机理 药物 机体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症状及过敏性休克等 组织胺 缓激肽 5-羟色胺 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全抗原 Ig 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青霉素 与组织蛋白结合 (全抗原) 刺激机体 IgE 吸 附 于 肥大细胞破裂 嗜碱粒细胞破坏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腺体分泌增多 使支气管平滑肌 强烈持久地收缩, 加剧支气管痉挛 血管活性物质 (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 释放 慢反应物质、白三烯 释放 青霉烯酸 青霉噻唑酸 皮肤过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 嗜碱性粒细胞 肥 大 细 胞 (半抗原) 进入人体 初次刺激 致敏阶段 再次刺激 激 发 和 效 应 阶 段 临床分型 机体经呼吸系统吸入,皮肤接触,消化系统摄入,以及注射等途径致过敏原进入体内 1. 急发型过敏性休克:0.5h内出现的休克,占80-90%; 2. 缓发型过敏性休克:0.5-24h发作者,占10-20%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问三史 做过敏试验 准确配置试验溶液 严格掌握操作方法 正确判断试验结果 现用现配药液 每次注射后观察半小时 做好急救的准备 1.用药前详细询问“三史”,已有过敏史,禁止做过敏试 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首次用药、停药3天以上者、 用药过程中更换药物厂家或批号时,均需做过敏试验。 3.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报告医生,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0.1%肾上腺素、氧气及其他急救用品等。注射后观察30分钟,无过敏反应方可离开。 5.不宜空腹、过度劳累、昏迷未清醒时做过敏试验。不同时做两种药物的过敏试验。 6.皮试液现配现用。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 二、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病例卡、病史首页、 床头卡、门诊病历卡、 注射卡、服药卡、病区小黑板。(病历封面,当天病历内容,电脑系统) 重点 用药史 家族史 过敏史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7.皮试或首次注射开始时,必须守护病人身边严密观察 8.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尽量减少输液 9.对已出现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尽量 不用。(头孢唑啉钠) 粉剂性质稳定,在室温中保存而活性不减,但其水溶液则极不稳定,室温中放置24小时后其抗菌效能可大部丧失。而且由于分子的重排,降解产物可成倍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就会明显增高。 为什么皮试液要现配现用? 观察的过程中要倾听病人主诉,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