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B超引导下MST技术PPT.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超引导下MST技术PPT

* B超引导下MST技术PICC穿刺方式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课题报告人 肖荷妹 立项背景及研究目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其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被广大医患接受。 盲穿即非B超下穿刺血管要求暴露明显,穿刺针头粗,28%穿刺失败率严重制约着PICC导管广泛临床应用。 立项背景及研究目的 B超引导下穿刺,能够探查血管的位置、走向,能够看到皮下血管,给操作者一双“天眼”,可以选择不明显肘上静脉,增加置管手臂的自由活动度和舒适度,减少了置管并发症。 近几年来,改良塞丁格(MST)技术运用细针穿刺,创伤较小,可多次穿刺,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二者的完美结合,解决了盲穿PICC的瓶颈问题,近90%穿刺成功率大大鼓励了操作者,为更多的化疗、静脉营养、外周穿刺困难的患者解决了输液之苦。 立项背景及研究目的 我院的PICC穿刺历程同国内基本相似,从2003年第一根导管置入至今已十年之久,到去年才走出了痛苦的瓶颈阶段,能够让PICC导管广泛开展。 临床实践中,通过对不同臂围病人,采用了不同的穿刺针进行穿刺,使穿刺成功率由88.2%升至98.7% MAC23cm,20G钢针穿刺 MAC23cm,21G套管针穿刺 急性加重期对照组 缓解期对照组 PICC置管患者 急性加重期治疗组 缓解期治疗组 研究方法 方法:准备纳入成人B超引导下运用MST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患者臂围、营养状态选择不同的穿刺方式,臂围小于23cm,血管暴露明显,患者存在营养不良,B超探查血管后,采用21G穿刺套管针直视下进行血管穿刺;臂围大于23cm,患者营养良好,采用B超引导20G穿刺钢针在导针架下进行穿刺。对照组均采用B超引导20G穿刺钢针导针架下进行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 技术关键点 探索B超引导下运用MST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术,不同穿刺方式对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操作者均为熟练掌握B超引导下运用MST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技术,取得置入准入证的有资质的护理人员。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种、无显著差异。 采用相同的材质,均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4F PICC导管、一次性穿刺包、PICC穿刺护理包、超声附件包。 创新点 根据患者臂围确定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臂围(MAC)的截断值为23cm。 初步确定臂围(MAC)23cm为选择不同穿刺方式的标准。 在B超引导下,运用MST技术行PICC导管置入术,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臂围(MAC)、血管弹性、血管走向采用不同穿刺方式,均在B超引导下,臂围(MAC)小于23cm时采用21G套管针穿刺,臂围(MAC)大于23cm时采用20G钢针导针架下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预期成果 *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