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1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1PPT

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一、职业危险因素 二、职业防护达到现状 三、标准预防概念、特点与内容 四、防护措施 五、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预防和护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一、职业危险因素;3、频繁接触各种抗生素 目前临床护士工作量的66.4%为治疗,频繁接 触各种抗生素,在操作中因接触青霉素致过敏性 休克、猝死均有报道。抗生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过 敏等也屡见不鲜。 4、频繁接触各种毒性垃圾 水银 来自于体温计、血压计以及荧光灯管、电 池等医疗用品的水银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 输液器、输血袋等卫生材料是PVC产品,研究 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有关。;5、频繁接触各种废气、污染气体 医院的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对医护人员均可构成职业威胁。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三)物理因素;高温、潮湿致体力消耗 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致烧伤、灼伤。 6、工作繁重:经常搬运病人、行走多等导致身体疲劳、颈椎病、脊柱损伤、下肢静脉曲张、腰背部疼痛等。 ;(四)心理压力、工作压力等社会心理因素;(3)夜班引起的心理压力、角色紊乱、生物钟紊乱。 国外研究显示:长期在ICU病房工作和照顾病人的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抑郁。 二、职业防护现状 (一)管理部门 还没有制定有关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政策法规,防护观念落后;防护措施不到位 (二)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经验不足 ;1、防护意识薄弱 2、对针刺伤、锐器伤的重视程度不够 3、未认真执行报告制度 据调查,80.66%医护人员有针刺伤经历,其中74%为污染针头,年均3.5次。 面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于“自己注意就行了” ※长期以来,“不怕脏、不怕累”是衡量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好坏的标准之一,这种思想是导致医务人员疏忽自身防护的原因之一。;(三)防护知识缺乏 对危险因素及防护问题理解不到位,护理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课,临床护士的防护教育未受到重视。 (四)防护环境不满意 1、布局不合理 2、通风差,消毒隔离条件差 3、工作制度不完善;(五)防护设施不满意 因为现在强调节约开支,成本核算,没有足够的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如:锐器收集合、安全注射器、洗手液、护目镜、生物安全柜等。对手套和一次性用物进行限制。 ;三、标准预防概念、特点与内容 ;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三)标准预防的内容:1、洗手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2、戴手套 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器械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污染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物品。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四)标准预防与普通预防的区别;当有明确的血液污染时才做处理,因此不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而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2、隔离的方法:普通预防主要采取戴手套,即接触隔离,因此不能防止空气与微粒传播的疾病,而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3、预防的对象:普通预防的措施主要是戴手套。因此主要是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尤其是当医务人员不注意洗手和换手套时,对病人的防护较差;而标准预防从其内容和隔离措施来看,它强调不仅要防止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同时也强调防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措施;四、防护措施;(一)防护教育 强化防护意识,意识决定行为 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组织业务学习,掌握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各种药物的毒性作用、给药途径及排泄途径,制定护理和操作常规、流程,共同遵守自我防护操作程序。按规范操作。 2、注重特殊人群的防护教育 如:新上岗人员、科室卫生员、医疗垃圾收集人员、护嫂等,提高她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二)防护的技术管理 1、实行标准预防 2、按照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实施不同的防护措施 如: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特别强调口罩的使用,选用12层棉纱口罩,及时更换清洗消毒,注意病房的通风;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洗手更不能忽视,知忌口,杜绝“病从口入”,对食品、水、餐饮做好消毒和管理 ;皮肤接触传播疾病:注意个人防护,预防身体接触,注意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