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登月之旅课件3 苏教版.pptVIP

2018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登月之旅课件3 苏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登月之旅课件3 苏教版

* * 登月之旅—— 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传说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的神秘面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地球,看到地球便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一直认为是由于火山喷发行成的,后来得出结论是由于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他可以称得上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人。为表彰这位先驱者的勇敢探索,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一环形山命 名为“万户”山。 (一)中国古代飞天梦 1958年10月20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甘肃酒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神舟一号: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二号: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三号:首次搭载模拟人上天 ·神舟四号: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完全一致 ·神舟五号: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于 2003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 (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神七”是由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组成的飞行乘组。“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九时十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了四十六圈。飞行期间,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二)世界航天 目前,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都能发射卫星,但能让航天器按计划回收的,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这三个国家恰好也是有能力从事载人航天的国家。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终于在月球着陆,使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达到高潮,阿姆斯特朗也成为登陆月球第一人,美国在月球探测中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果。 以身殉职的航天英雄 一百多年来无数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了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艰苦奋斗、前赴后继,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来,已经有近388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完成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的任务,其中有很多宇航员在飞船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为人类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美国17名宇航员以身殉职: 其一是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号飞船于发射前发生火灾,舱内3名宇航员丧生;其二是1986年1月29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爆炸,机上宇航员7名全部丧生;其三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地球大气层时解体,机上宇航员7名全部丧生。 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方法与要求: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 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结论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设计 (过程) 假设 问题 从不同高度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产生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大而深,从低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浅而小 左右手拿些相同的石子,一高一低同时丢下,观察形成的环形山的特点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高度有关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落得深,形成的环形山深而大;从低处丢下的石子落得浅,形成的环形山浅而小 (一) 结 论 实验观察记录 实验设计(过程) 假 设 问 题 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不同的石子,产生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 大石子形成的环形山较高大,小石子形成的环形山狭小 将大小不同的石子放在左右手,从相同的高度同时落下 大石子形成的环形山高大,小石子形成的环形山狭小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大小有关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