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文望远镜-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XXXXX—XXXX
天文望远镜
Astronomical Telescop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参考ISO14132-4:2002《光学和光学仪器-天文望远镜设备词汇 第4部分:天文望远镜的术语》、ISO14134-2006:2006(E)《光学和光学仪设备-天文望远镜技术要求》、ISO14490-4:2005(E)《光学和光学仪器望远系统测试方法 第4部分:天文望远镜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天文望远镜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文望远镜(以下简称仪器)产品的术语、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抽样、标志、包装及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自然光下进行观察的天文望远镜,物镜的通光孔径在150mm及以下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以下简称折射式望远镜)及物镜的通光孔径在250mm及以下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以下简称反射式望远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5 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测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11162 光学分划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48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物镜的通光孔径 D clear aperture of objective D
在物方,平行光轴入射到望远镜物镜上,并可以通过的光束的最大直径(通光孔径即天文望远镜的入瞳直径。)。
出射光瞳直径 diameter of exit window
孔径光栏在光学系统像空间的像的直径。
放大倍率 magnification
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此倍率为物体经光学系统产生的像对人眼的张角 与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对人眼的张角之比, 也相当于入射光瞳直径与出射光瞳直径之比。
视差 parallax
分划板的刻线位置与物镜对无穷远物体成像的像面位置之差异。
分辨力 resolving
反映光学系统能分辨物体细节的本领的一项指标,对于望远镜系统,通常以物面上刚能被分辨的两点(或两线)对入瞳中心的张角来度量,用符号θ表示,单位为角秒。
赤道仪 equatorial
具有与地球的自转轴平行的旋转轴(极轴或赤经轴),及与该轴垂直的旋转轴(赤纬轴)的天文望远镜支架。
巴洛夫镜 Barlow lens
置于物镜与目镜之间以增大物镜实际焦距的负透镜或透镜系统。
寻星镜 finder telescope
安装在主望远镜外壳上且与主镜轴线平行的辅助望远镜,由于其有较大的视场,可较易搜索到目标星体。
基本参数
仪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序号 项目名称 基 本 参 数 折射式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 1 物镜的通光孔径(mm) ≤150 ≤250 2 物镜焦距 (mm) 300─1500 3 目镜焦距 (mm) 4-25 4 遮光罩长度 1.5 Da 5 巴洛夫镜 2×、3× 6 主望远镜目镜接口尺寸(mm) 24.5-00.1或31.75-00.1 7 主望远镜调焦镜筒与目镜及附件的接口尺寸(mm) 24.5或31.75 8 视度调节范围 不小于+2m-1至-4m-1b D-通光口径,单位为毫米(mm)
对于没有视度调节机构的寻星镜目镜应固定为 -1m-1。 要求
仪器的光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望远镜 项 目 允差
主望远镜
物镜的通光孔径(mm) 折射式 ±1.0 反射式 ±2.0 物镜的焦距(mm) 折射式 ±2% 反射式 ±3% 目镜的焦距(mm) ±5% 分辨力(″) 中心 140
物镜的有效孔径(mm) 视场2/3 200
物镜的有效孔径(mm) 物镜的通光孔径(m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位错密度理论的超高强双相钢DP1000热变形本构-材料研究学报.PDF
- 基于减压脱水干燥技术的高浓度工业污水中重金属的-环境工程学报.PDF
- 基于变点检测的网络移动目标防御效能评价方法Performance.PDF
- 基于吸盘负压吸附的六足爬墙机器人关节转矩优化分配-中国机械工程.PDF
-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汉盆地第四纪沉积物源讨论-现代地质.PDF
- 基于国内外北极报道的极地传播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 基于场降雨数据的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西南大学期刊社.PDF
- 基于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的多尺度多组分数字岩心构建-吉林大学学报.PDF
- 基于各向异性理论的深水区地震资料叠前处理技术-吉林大学学报.PDF
- 基于寄生行为的双种群萤火虫算法及其在柴油调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