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模式中的质量通量型大气对流参数化-中国气象局图书馆.PDF

天气和气候模式中的质量通量型大气对流参数化-中国气象局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气和气候模式中的质量通量型大气对流参数化-中国气象局图书馆

气象科技 进展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15.03.002 天气和气候模式中的质量通量型大气对流参数化 张广俊1, 2 (1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北京 100084;2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美国) 0 引言 中气溶胶的沉降。近年的观测结果也表明气溶胶对对 自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模拟出现伊始,数值模式 流有重要的影响[19-20] 。 对大气对流的描述或参数化就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对对流参数化的发展予以全面回顾,重点 的任务。单个对流单体具有很小的空间和时间尺度, 关注降水性深对流。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早期对流参数 空间上大约小于一到数十千米,时间上从几分钟到数 化的发展,第二部分对数个质量通量型对流参数化方 小时。有组织的对流系统,比如飑线和中尺度对流复 案进行评述;第三部分对对流动量输送参数化予以回 合体,其规模可达数百千米,时间上可持续一天甚至 顾;而第四部分对近期相关进展和仍待解决的问题进 更长。对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能量来源,尤其是 行探讨,并且给出总结性评述。 在热带。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对流常常与暴洪、龙 1 早期对流参数化 卷及飓风/ 台风等给社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的高影响 在早期的全球气候模拟中,人们对对流加热在大 极端天气联系在一起。因此,准确预报对流或强风暴 [1] 尺度环流中的作用已经有所认识。Manabe等 是最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对于数值天气预报而言是重中之 早利用对流调整并将其纳入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实验室 重。鉴于对流具有很小的空间尺度,其无法通过全球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GFDL )模 气候模式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 )和数值 式的研究人员之一,该理念和方法简单实用:在某一 天气预报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模式 大气层中如果气温垂直递减率超过了中性层结,则立刻 得到解决,而只能通过参数化方法。 进行调整以去除这一不稳定性。对不饱和大气,如果 大气对流中质量、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的参数化 一直是极为困难的问题,因为对流与云、大气水汽和 辐射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尺度 则 上跨越数个数量级。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家们已 [1-2] 开发出多个参数化方案,从简单的对流调整方案 到 [3-5] 水汽辐合方案 以及基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质量通量 (1) [6-9] 方案 。随着我们对对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和云相 互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流参数化涵盖了越来越多 [10- 13] 的物理过程,包括动量对流输送 和对流云微物理 γ δq 式中, 为干绝热递减率, 为水汽混合比调整量, d [14- 17] 过程 。从气候变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云和气溶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