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创新 交流(第二集)——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463
SA_RTM成形工艺步骤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含胶量的影响
王文贵周洪飞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01室,北京100024)
摘要:分析了溶剂辅助树脂转移工艺步骤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含胶量的影响关系,采用BMP一316聚酰亚
胺树脂对此关系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影响关系吻合实际,误差小于2%。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固化后含胶量可以通过树脂转移量进行预测,从而可以通过控制转移条件和参数以控制复合材料含胶量。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SARTM;含胶量
近些年来,低成本复合材料成形技术得到大力发展,针对聚酰亚胺树脂黏度高的特
点,溶剂辅助树脂转移成形工艺得到应用H’2】。通过这种工艺方法可以成形预浸料铺叠工
艺不能够成形的三维编织、缝纫等三维增强结构耐高温复合材料。同时由于省去了预浸料
制备以及存储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但是,这种工艺为降低树脂黏度添加了大
量溶剂,并且聚酰亚胺固化成形过程中释放大量气体,所以固化后复合材料含胶量会显著
低于树脂转移量,同时树脂转移量对固化后复合材料孔隙率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树脂
转移、溶剂挥发、酰胺化和亚胺化/固化工艺过程不同步骤对含胶量的影响作用关系对于
产品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
1 成形工艺步骤对体系含胶量的影响关系
溶剂辅助聚酰亚胺树脂转移成形复合材料过程中,材料重量变化来源于3个方面
(假设纤维重量保持不变),一是溶剂挥发引起的失重,二是酰胺化生成水释放引起的失
重,三是亚胺化/固化生成乙醇释放引起的失重。设纤维预成形体重量为职,树脂浓度为
d,树脂转移量为职,树脂酰胺化失重率为卢,,亚胺/2_/固化失重率为,则Oo与0,分别
可以表示为
彬
002玎商×100% (1)
职(1一Ot)(1一卢,)(1一)
仇= X100% (2)
职+W0(1一d)(1一p,)(1‘一.
由式(I)和式(2)可以得到
”斗等 (3)
其中,南=l一(1一仪)(1一届,)(1-13:) (4)
464 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二集)——第.2-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
通过对BMP一316聚酰亚胺化学反应方程分析,体系的酰胺化处理以及亚胺化/固化
处理失重率卢。和殷理论上可以分别按式(5)和式(6)计算,体系的链节分子量为
1500,n值为2.087。
。’ -4.25%…… (5)
尸1 、一7
+ × 2 × 2 × 2
一了一丽告等等表丽丽一×100%1500 18 . 0872+46×. 087
卢:=丽可煮篆罴 ×100%=10.87%(6)
2验证试验
2.1主要材料和仪器设备
主要材料:Boo一8HS碳布,BMP一316聚酰亚胺树脂,无水乙醇,各种辅料。
主要设备和仪器:缝纫机床,转移装置(自建),氮气加压控制设备(自建),真空
泵,烘箱,热压罐。
2.2试验方案和流程
通过改变各方案体系内部封装形式(导流网铺放、补偿层铺放等)、外部转移环境
(包括环境温度、转移时间、体系真空度、树脂压力和转移次数等)、树脂转移工艺条件
和参数,制定不同转移方案,从而改变转移后体系含胶量。由于在较低温度时,溶剂挥发
很慢,提高挥发温度会影响酰胺化处理结果,因此,将溶剂挥发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场营销原理(第13版) 科特勒 课件 中文版.ppt
- 陕西省全省性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陕西省2022版).pdf VIP
- 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pdf VIP
-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给儿子》小说精读及试题详解.docx
- 2025年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往年题考.docx VIP
- 寿盒(骨灰盒)供应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2部分:既有居住建筑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 .pdf VIP
- 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pptx VIP
- (高清版)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pdf VIP
- T∕CBMCA 057.1-2024 适老化全场景技术规范 第1部分:居住建筑适老化基本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