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高考历史二轮通史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28ppt.ppt

2015广东高考历史二轮通史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28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广东高考历史二轮通史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28ppt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主题深化 通史能力培养——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 考点 2 【典例】 (2014年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解题思路: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政府垄断教育,受教育者都是贵族子弟,一般平民百姓无权接受教育,孔子的做法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使一般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B、C两项错误。适应诸侯争霸战争需要的思想流派是法家,D项错误。答案为A。 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 主题深化 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贵族逐渐衰落,平民阶层崛起,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军事领域:春秋时期的战事由贵族支配,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这些人一般是由平民组成的,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 (2)政治领域:春秋时期,贵族主导的政治体系开始崩溃。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官僚体系开始代替贵族体系,拥有治国之才和军事才能的平民成为官僚体系的成员,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改革运动。 (3)经济领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崛起,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最深厚的推动力。这些新兴地主大部分没有贵族头衔,属于平民阶层。 (4)文化领域: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史料】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史料解读 【解读】 结论: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对皇帝负责。 随堂演练 实战演练 巩固达标 一、选择题 1.(2014眉山一诊)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中国西周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观点的依据是(  ) A.都是分封诸侯、列国分立 B.都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C.都是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都是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解析:D 古希腊未分封诸侯,排除A项;B项既不符合西周的分封制也不符合古希腊的民主制,排除;C项“等级森严”与古希腊直接民主不符,排除;两者都是贵族政治,古希腊部族与西周诸侯国有相似之处。 第一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核心整合 名师在线 随堂演练 阶段特征 划分阶段 总结特征 核心整合 归纳知识 整合视角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王位世袭制度确立,“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西周实行以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深化拓展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树立。 (2)官僚体系取代宗族体系。 (3)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地方服从中央。 三、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1.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