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5N1案例
7d 24d 56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诊断、治疗及案例分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 罗宏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A(H5N1)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 在2003年下半年世界上多个国家爆发家禽和野生禽类的A(H5N1)病毒感染,其中有14个国家出现人禽流感病例。 A(H5N1)病毒偶然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人间传播,原因: 受体特异性不同:A(H5N1)流感病毒主要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为α-2,3-糖苷唾液酸,而人流感病毒主要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为α-2,6-糖苷唾液酸。 人上气道和气管上皮细胞(人流感病毒复制部位)不含α-2,3-糖苷唾液酸,降低了人感染A(H5N1)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通过飞沫进行人间传播的可能性。 A(H5N1)基因组中无人流感病毒基因节段。 连接肽含碱性氨基酸数目不同: 所有人流感病毒HA蛋白分子上,HA1与HA2之间的连接肽仅含一个碱 性氨基酸即精氨酸(R),经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Clara细胞所分泌 的类胰蛋白酶裂解,发生感染; 而A(H5N1)流感病毒HA1与HA2之间的连接肽含4个或以上碱性氨基 (如R-K-K-Ran,其中R为精氨酸,K为赖氨酸),最多可达8个碱性 氨基酸(如R-E-R-R-R-K-K-R),其裂解酶为类福林蛋白酶,将其 裂解为双碱性氨基酸,但该酶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基本不存在。 现在并不能排除或者肯定某些遗传因素的作用。 流行病学 传染源:被A(H5N1)感染的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感染的人群在 内; 传播途径:主要是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或 通过污染物的间接接触; 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母-婴间垂直传播; 人际间传播?? 易感人群:??? 潜伏期一般为1周以内; 流行病学史定义 发病前7d内,接触过病、死禽(包括家禽、野生禽鸟)或其排泄 物、分泌物,或暴露于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 发病前14d内,曾经到过有活禽交易、宰杀的市场; 发病前14d内,与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有过 密切接触,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护理过病例等; 发病前14d内,在出现异常病、死禽的地区居住、生活、工作过; (5)高危职业史:从事饲养、贩卖、屠宰、加工、诊治家禽工作的 职业人员; 病理改变 A(H5N1)发病后引起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伤,除表现为弥漫 性肺损伤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多器官组织 损伤。 呼吸系统:弥漫性肺泡损伤(DAD)改变,DAD根据病程进展可分 为急性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早期急性渗出期,中晚期主 要以增生性和纤维化性改变为主 ); 淋巴造血系统:重症A(H5N1)患者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伴活跃的嗜 血现象; 其它系统:心脏、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妊 娠患者胎盘绒毛滋养叶细胞见灶状变性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 胎儿发育不全的肺组织内见非特异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其中呼吸困难呈进 行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多数伴有流 感样症状(肌痛、咽痛、流涕等)和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痛 、腹泻等)等。个别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谵妄; 绝大部分确诊病例均来自重症“不明原因肺炎” 体征:可发现受累肺叶段区域实变体征,包括叩浊、语颤和语音 传导增强、吸气末细湿啰音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合并心力衰竭时, 部分病人心尖部可闻舒张期奔马律; 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在病程中存在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 血小板不同程度减少,并可见多种酶学异常,我国人禽流感患者 中,相当比例(近40%)患者出现蛋白尿(+~++++)。 胸部影像学改变:人禽流感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X线胸片和肺CT 检查可见肺内片状高密度影;疾病早期(发病3d)肺内出现局限 性片状影像,为肺实变或磨玻璃密度,3~7d肺部影像为大片状或 融合的斑片状影,片状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病变最为严重时 (多为7~10d),患者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出现两肺弥漫 实变影像。 肺部影像动态变化较快 ,有些病例在疾病后期出现肺间质增生,肺 内残留影像可持续数月以上。 并发症 如症状不缓解,病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