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
* *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 F,17y.SLE患者,头痛、抽搐 又名后可复性脑病、后部可逆性脑水肿综合征或高灌注脑病 最早是由Hinchey等在1996年提出 临床症状有头痛、痫性发作、恶心、呕吐、视力异常、皮质盲、昏迷和精神障碍等 影像学上有以大脑后部为主的可逆性脑水肿的特征性表现 Etiological Factors 高血压脑病,特别是伴肾功衰竭患者 子痫、先兆子痫 胶原性疾病(collagenosi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multiple arteritis nodosa) 也可发生于血压正常患者,与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有关,偶见于碘过敏反应和酒精戒断病人 Mechanisms Theory I 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对循环血液中血管加压物质敏感性增加 局部血管痉挛和扩张(导致脑组织的过度灌注),血脑屏障破坏,局灶性液体、大分子物质渗出和点状出血 后循环的血管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分布少,对血压急剧增高的损害更加敏感 Theory II 与尿毒症(uremia)相关的毒性物质或免疫抑制剂直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暂时性血脑屏障损害 蛋白渗出又加重了颅内尿毒症性毒性物质的集聚 修复性的血管收缩或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致使脑动脉闭塞、缺血、缺氧及血管源性水肿 在血压得到控制后,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通常为可逆的,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发生明显缓解 重症病例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也可遗留持续性损害,如脑梗死、脑出血 Imaging Findings 皮质和皮质下脑水肿,以双侧顶、枕叶最多见 其他部位也可出现,按照出现的频率依次为额叶、颞叶、小脑、丘脑和脑干 病变白质重于灰质,后循环重于前循环 两侧基本对称,也可不对称,占位效应轻 DWI显示等或低信号 A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增强扫描病灶强化 出血 DWI弥散受限,信号增高 与交感神经支配程度相关,由后向前发展 以后循环为主,前循环也很多见 命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多灶性”或“后循环为主性”或仅称为“可逆性”脑病可能更合适 病例1 男,17岁。以“全身浮肿伴脱发半个月”为主诉入院 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肾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 MRI检查前头痛伴抽搐发作2次 血压160/110mmHg 2007-11-1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