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影像学诊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影像学诊断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影像学诊断 于晓东(吉林省长岭医院 1315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144-01 腰椎间盘脱出,又称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间盘脱垂。它是指腰椎间盘的隋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硬膜囊)或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腰椎间盘脱出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损伤等因素有关,在检查方面腰椎平片阳性发现较少,其特异征象也不多,脊髓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脱出的位置;CT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各种结构形态,MR能进行三维扫描,而且软组织显示极佳。所以,随着CT,MR的普及与发展以及脊髓造影剂的更新,脊髓造影后CT扫描的应用,对腰椎间盘的脱出的诊断,都将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 1 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腰椎间盘脱出最好发于腰四腰五骶一两间盘。X线平片即腰椎正、侧、斜位片。文献上对此认可较少,较为肯定的诊断征象是椎间隙变窄,可均称或不均称,不均称时间隙较大的一侧为椎间盘脱出的一侧;椎小关节增生、错位、断裂。脊柱曲度异常,正位片出现侧突等征象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其无特殊的诊断意义。 2 脊髓造影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脊髓造影是诊断腰间盘脱出的传统的较可靠的方法。文献报告脊髓造影的正确诊断率为89%—93.3%。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普遍应用,代替了毒副作用大的传统造影剂,使脊髓造影的危险性大大减小了,人们也较易接受,加上它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所以它还将在现代影像诊断中占有一席之地。腰椎间盘脱出脊髓造影的X线表现为:侧位片可见造影剂充盈缺损或压迹,一般位于相应的椎间隙平面,其压迹和充盈缺损的深度以大于4mm为肯定诊断,小于2mm为正常,在2—4mm为可疑,缺损的形态可为卵园形或园形,梭形,严重的脱出可见造影剂部分中断或中断;正位片可见两侧齿状缺损或一侧压迫征象,也可以为中央缺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侧脱出,单侧脱出,中心脱出;斜位片可见神经袖的变形,移位,使用新的造影剂还可以良好地显示马尾神经,当脱出时见马尾神经受压移位聚拢等。 3 CT对腰椎间盘脱出的诊断 CT扫描岁椎体的解剖结构及椎间盘的显示在清晰度和分辨率上均是以往的各种影像检查所不能比拟的,它可以准确地显示椎间盘,椎管,硬膜囊及侧隐窝的形态及其正常位置。为诊断提供大量可信的信息,正常椎间盘层面的CT表现:椎间盘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与椎体大小相应,边缘规整,无局限突出,硬膜囊呈园形或椭圆形略低于软组织密度影,位于椎管中心,周围环以低密度脂肪,两侧副韧带对称密度均匀,厚度不大于4mm椎间盘后缘两外后侧为神经根管。腰椎间盘脱出的CT表现为:(1)椎间盘后缘变形,即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于相应椎体缘呈间盘密度的块状影;(2)硬膜外脂肪移位,使原本对称的硬膜外脂肪发生不对称改变;(3)硬膜囊外间隙中软组织影,脱出的间盘密度较硬膜囊及脂肪高,软组织影可以与间盘项链,也可以不想连,可以是双侧的或单侧的;(4)硬膜囊受压就形移位;(5)神经根压迫与移位(若在疹髓造影后进行CT扫描更有助于此征象的观察);(6)脱出的髓核钙化;(7)骨性椎管内真空现象。CT对腰间盘脱出的诊断率是公认的文献报道CT较脊髓造影略高为91.3%—98.8%。随着高清晰度放大扫描,三维CT扫描技术及脊髓造影后CT扫描的普遍应用,CT对腰间盘脱出的诊断可望更令人满意。 4 MR对腰椎间盘的脱出的诊断 MR成像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且有三维扫描重建功能。检查间盘脱出有许多优越性,但其检查费用大,现在还不能常规应用。 在T1加权像上椎体,椎弓根,关节面积椎板呈松质骨的强信号,有低信号的薄层皮骨包绕,髓核,神经根为中等信号,纤维环及邻近区域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因含水量的差别反应明显,因而不能分辨纤维环与髓核,所以T2加权对间盘脱出的诊断意义不大。T1在间盘脱出时可以通过信号的变化来显示脱出的程度,但单凭MR信号的变化有时还难以明确诊断,还要结合影像特征确认。MR诊断间盘脱出的形态学变化为:(1)椎间盘局限性膨隆,矢状位上显示间盘呈鼠尾状后伸超过椎体后缘(>2mm);在横断面上呈局限性向后或侧后膨隆;(2)腰椎间盘块状脱出,矢状位与横断面结合观察可以明确显示髓核块脱的大小,方向和对硬膜囊,马尾神经,侧隐窝及椎间孔的压迫程度,(3)游离于椎间孔内的髓核块,在矢状位上可以较好显示其方向与位置;(4)椎管脂肪线截断;(5)纤环断裂;(6)硬膜囊外脂肪移位;(7)脱出间盘的上下可见纵行??信号。MR不仅显示椎间盘脱出的形态变化及对周围组织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